中文摘要 | 第3-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上篇 文献综述 | 第14-39页 |
第一章 大肠杆菌益生菌Nissle 1917基因工程株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 第14-24页 |
1.1 大肠杆菌益生菌株Nissle 1917简介 | 第14-15页 |
1.2 大肠杆菌益生菌株Nissle1917的遗传背景 | 第15-17页 |
1.3 重组质粒构建重组EcN菌株 | 第17页 |
1.4 基于隐秘质粒改造的EcN基因工程菌株 | 第17-18页 |
1.5 基于染色体改造的EcN基因工程菌株 | 第18页 |
1.6 EcN细菌菌影(bacterialghosts (BGs)和外膜囊泡(outer membrane vesicles(OMVs)) | 第18-20页 |
1.7 结论 | 第20页 |
1.8 参考文献 | 第20-24页 |
第二章 细菌染色体原位基因整合技术的研究进展及优化细菌染色体异源基因表达的策略 | 第24-39页 |
2.1 整合外源DNA片段到细菌染色体上的分子技术研究进展 | 第25-29页 |
2.2 提高基因组中目标基因或操纵子的拷贝数 | 第29-30页 |
2.3 染色体中的位置影响基因表达水平 | 第30-31页 |
2.4 染色体表达基因盒元件的设计及优化 | 第31-34页 |
2.5 总结、挑战与展望 | 第34页 |
2.6 参考文献 | 第34-39页 |
下篇 试验研究 | 第39-105页 |
第三章 利用CRIM质粒-宿主系统构建GFP整合重组株及其生物学功能初探 | 第39-54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40-48页 |
3.2 结果 | 第48-52页 |
3.3 讨论 | 第52-53页 |
3.4 参考文献 | 第53-54页 |
第四章 利用CRIM质粒-宿主系统构建F4/F18菌毛操纵子基因整合重组菌株及其生物功能初步研究 | 第54-75页 |
4.1 材料与方法 | 第56-66页 |
4.2 结果 | 第66-70页 |
4.3 讨论 | 第70-72页 |
4.4 参考文献 | 第72-75页 |
第五章 利用CRISPR/cas9双质粒系统构建多拷贝F4/F18菌毛操纵子基因整合重组Nissle1917菌株及其在动物模型中免疫效价的评估 | 第75-105页 |
5.1 材料和方法 | 第78-93页 |
5.2 结果 | 第93-99页 |
5.3 讨论 | 第99-101页 |
5.4 参考文献 | 第101-105页 |
全文总结 | 第105-107页 |
创新点 | 第107-108页 |
后期展望 | 第108-109页 |
致谢 | 第109-110页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10-11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