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9页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5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3 文献评述 | 第14-15页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5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5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 | 第15-18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4.2 研究框架 | 第16-18页 |
1.5 研究贡献 | 第18-19页 |
第二章 私募股权投资的发展历程与退出现状 | 第19-33页 |
2.1 私募股权投资的发展历程 | 第19-24页 |
2.1.1 全球私募股权投资发展的四个时期 | 第21-22页 |
2.1.2 我国私募股权投资的发展阶段 | 第22-24页 |
2.2 我国私募股权投资的发展现状 | 第24-27页 |
2.3 退出现状 | 第27-32页 |
2.3.1 退出方式 | 第28-31页 |
2.3.2 退出绩效 | 第31-3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三章 私募股权投资退出绩效的影响因素分析与假设提出 | 第33-39页 |
3.1 企业净资产收益率因素 | 第35页 |
3.2 被投资企业的行业因素 | 第35-36页 |
3.3 私募股权投资期限因素 | 第36页 |
3.4 被投资企业规模因素 | 第36-37页 |
3.5 被投资企业所在地域因素 | 第37-38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四章 私募股权投资退出绩效影响因素实证分析—以新三板为例 | 第39-47页 |
4.1 实证研究的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第39-40页 |
4.2 变量设置 | 第40-41页 |
4.2.1 被解释变量 | 第40页 |
4.2.2 解释变量 | 第40-41页 |
4.3 描述性统计 | 第41-43页 |
4.4 模型的构建 | 第43页 |
4.5 实证结果 | 第43-44页 |
4.6 实证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 第44-46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五章 对策建议 | 第47-50页 |
5.1 选择具有盈利能力优质企业 | 第47页 |
5.2 选择具备优势投资区域 | 第47页 |
5.3 控制合理投资期限 | 第47-48页 |
5.4 选择适度企业规模 | 第48页 |
5.5 完善信息披露机制、加强信息监管力度 | 第48页 |
5.6 提升私募股权投资机构管理人才专业能力 | 第48-50页 |
研究结论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附件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