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0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1.2 管道震害原因与震害调查 | 第11-13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1.3.1 断层错动作用下埋地管道反应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3.2 地震波作用下埋地管道响应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4 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第17-18页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第二章 跨活断层埋地油气管道地震反应分析方法 | 第20-37页 |
2.1 断层概述 | 第20-21页 |
2.1.1 活断层的概念 | 第20页 |
2.1.2 活断层的分类及特点 | 第20-21页 |
2.2 断层错动作用下埋地管道理论解析方法 | 第21-28页 |
2.2.1 Newmark-Hall方法 | 第21-23页 |
2.2.2 Kennedy方法 | 第23-25页 |
2.2.3 Leon Ru-Liang Wang方法 | 第25-28页 |
2.3 地震波作用下埋地管道的分析方法 | 第28-32页 |
2.3.1 拟静力分析法 | 第28-30页 |
2.3.2 反应位移法 | 第30-31页 |
2.3.3 抗震规范法 | 第31-32页 |
2.4 跨断层埋地管道的非线性数值分析方法 | 第32-36页 |
2.4.1 数值分析方法 | 第32页 |
2.4.2 跨断层埋地管道的非线性分析方法 | 第32-36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三章 断层错动作用下跨活断层埋地油气管道反应分析 | 第37-55页 |
3.1 断层错动作用下埋地管道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37-40页 |
3.1.1 有效计算区域及材料参数的确定 | 第37-39页 |
3.1.2 模型网格划分及边界条件的确定 | 第39-40页 |
3.2 断层错动作用下埋地管道反应分析 | 第40-46页 |
3.2.1 单一方向断层作用下埋地管道反应分析 | 第40-43页 |
3.2.2 斜滑断层作用下埋地管道反应分析 | 第43-46页 |
3.3 断层倾角和方位角的影响 | 第46-48页 |
3.4 各项参数对断层错动下管道性能的影响 | 第48-51页 |
3.4.1 土体压缩模量与埋深的影响 | 第48-49页 |
3.4.2 管径与壁厚的影响 | 第49-50页 |
3.4.3 管压的影响 | 第50-51页 |
3.5 管道轴向应变回归公式 | 第51-53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第四章 地震波作用下跨活断层埋地油气管道响应分析 | 第55-71页 |
4.1 地震波下跨断层埋地管道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55-56页 |
4.2 地震波的选取和输入方法 | 第56-58页 |
4.2.1 地震波的选取 | 第56-57页 |
4.2.2 地震波的输入 | 第57-58页 |
4.3 地震波作用下埋地油气管道性能分析 | 第58-59页 |
4.4 各项参数对地震波作用下管道性能的影响 | 第59-65页 |
4.4.1 地震峰值加速度的影响 | 第60页 |
4.4.2 断层倾角和方位角的影响 | 第60-62页 |
4.4.3 土体压缩模量和埋深的影响 | 第62-63页 |
4.4.4 管径和壁厚的影响 | 第63-64页 |
4.4.5 管道内压的影响 | 第64-65页 |
4.5 地震波和断层错动共同作用下的管道应变分析 | 第65-69页 |
4.5.1 地震波和断层错动共同作用下的管道响应规律 | 第65-67页 |
4.5.2 不同断层错动距离下的管道反应规律 | 第67-68页 |
4.5.3 不同地震峰值加速度下的管道反应规律 | 第68-69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9-71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1-73页 |
结论 | 第71-72页 |
展望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77-78页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