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大学生劳动观教育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9-20页 |
一、选题缘起 | 第9-12页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2-14页 |
(一)研究目的 | 第12-13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三、研究现状综述 | 第14-18页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第14-15页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第15-17页 |
(三)总体述评 | 第17-18页 |
四、本课题要解决的问题 | 第18页 |
五、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8-20页 |
(一)研究思路 | 第18-19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第一章 大学生劳动观教育及其理论来源 | 第20-27页 |
一、大学生劳动观概念界定 | 第20-22页 |
(一)劳动和劳动观 | 第20-21页 |
(二)劳动教育和劳动观教育 | 第21-22页 |
二、大学生劳动观教育的理论基础 | 第22-27页 |
(一)劳动本质论 | 第22-23页 |
(二)劳动价值论 | 第23页 |
(三)个体自由而全面发展 | 第23-25页 |
(四)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 第25-27页 |
第二章 大学生劳动观教育的历史演进 | 第27-34页 |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劳动教育观点阐述 | 第27-29页 |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劳动观教育经验借鉴 | 第29-30页 |
三、新中国成立以后大学生劳动观教育实践 | 第30-32页 |
四、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劳动观教育现状 | 第32-34页 |
第三章 大学生劳动观教育的时代内涵 | 第34-43页 |
一、劳动光荣,弘扬劳动模范精神 | 第34-36页 |
二、劳动崇高,倡导劳动人格提升 | 第36-38页 |
三、劳动伟大,重建社会劳动价值 | 第38-39页 |
四、劳动美丽,促进劳动个性完善 | 第39-41页 |
五、劳动育人,树德增智强体育美 | 第41-43页 |
第四章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观教育的路径研究 | 第43-56页 |
一、强化劳动观教育的理论研究和课程建设 | 第43-46页 |
(一)打造“尊重劳动、崇尚劳动”的思政课堂 | 第43-44页 |
(二)加强劳动观教育的理论研究 | 第44-45页 |
(三)将劳动观教育贯穿于专业课学习 | 第45-46页 |
二、注重劳动实践平台建设和劳动习惯养成 | 第46-49页 |
(一)挖掘校内大学生劳动观教育实践平台 | 第46-47页 |
(二)拓展校外大学生劳动观教育实践平台 | 第47-48页 |
(三)注重学生劳动实践习惯的养成和落实 | 第48-49页 |
三、优化重构大学生劳动观教育的工作机制 | 第49-52页 |
(一)优化大学生劳动观教育的教学管理机制 | 第49-50页 |
(二)重构大学生劳动观教育的评价考核机制 | 第50-51页 |
(三)发展大学生劳动观教育的协同配合机制 | 第51-52页 |
四、注重劳动观教育的校园文化建设 | 第52-56页 |
(一)深入贯彻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第52页 |
(二)定期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劳动观教育活动 | 第52-54页 |
(三)利用新媒体平台大力弘扬新时代劳动观 | 第54-56页 |
结语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