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漂绿行为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环境信息披露视角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导论 | 第9-19页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目的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2 研究综述 | 第10-15页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0-13页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3-15页 |
1.2.3 研究述评 | 第15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5-17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4 研究创新 | 第17-19页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19-25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9-22页 |
2.1.1 企业环境信息披露 | 第19页 |
2.1.2 象征性和实质性环境行为 | 第19-20页 |
2.1.3 企业漂绿行为 | 第20-22页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第22-25页 |
2.2.1 合法性理论 | 第22-23页 |
2.2.2 企业社会责任理论 | 第23页 |
2.2.3 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23-24页 |
2.2.4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24-25页 |
第3章 漂绿指数的构建 | 第25-31页 |
3.1 象征性和实质性环境行为的识别 | 第25-30页 |
3.1.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第27-28页 |
3.1.2 配对样本检验 | 第28-30页 |
3.2 漂绿指数的设计及测量 | 第30-31页 |
第4章 实证研究设计 | 第31-42页 |
4.1 研究假设 | 第31-35页 |
4.1.1 外部压力与漂绿行为 | 第31-33页 |
4.1.2 内部治理与漂绿行为 | 第33-34页 |
4.1.3 内部治理的中介效应 | 第34-35页 |
4.2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第35页 |
4.3 变量定义 | 第35-39页 |
4.3.1 被解释变量 | 第35页 |
4.3.2 解释变量 | 第35-38页 |
4.3.3 控制变量 | 第38-39页 |
4.4 模型建立 | 第39-42页 |
4.4.1 外部压力与漂绿行为回归模型 | 第39-40页 |
4.4.2 内部治理与漂绿行为回归模型 | 第40-41页 |
4.4.3 内部治理中介效应回归模型 | 第41-42页 |
第5章 实证结果与分析 | 第42-61页 |
5.1 描述性统计 | 第42-43页 |
5.2 相关性分析 | 第43-45页 |
5.3 回归分析 | 第45-55页 |
5.3.1 外部压力与漂绿行为回归分析 | 第45-48页 |
5.3.2 内部治理与漂绿行为回归分析 | 第48-49页 |
5.3.3 内部治理中介效应回归分析 | 第49-55页 |
5.4 稳健性检验 | 第55-61页 |
5.4.1 政府监管与漂绿行为稳健性检验 | 第55-57页 |
5.4.2 媒体监督与漂绿行为稳健性检验 | 第57-59页 |
5.4.3 行业竞争压力与漂绿行为稳健性检验 | 第59-61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1-64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61页 |
6.2 相关政策建议 | 第61-63页 |
6.3 研究展望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研课题 | 第74-75页 |
附录 | 第75-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