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微生物学论文

一株聚磷菌的筛选鉴定和生物学特性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3页
    1.1 课题背景第10-11页
        1.1.1 水体中磷素的来源第10页
        1.1.2 富营养化危害及现状第10-11页
    1.2 物化污水除磷技术第11-13页
        1.2.1 吸附法第11-12页
        1.2.2 化学沉淀法第12-13页
    1.3 生物法除磷第13-17页
        1.3.1 生物法在除磷中的应用第13页
        1.3.2 微藻类除磷第13-14页
        1.3.3 细菌除磷第14-16页
        1.3.4 其它机体的除磷第16页
        1.3.5 生物除磷优缺点第16-17页
    1.4 生物除磷工艺第17-19页
        1.4.1 传统生物除磷工艺第17-18页
        1.4.2 反硝化除磷工艺第18-19页
    1.5 聚磷菌筛选及特性研究的进展第19-21页
        1.5.1 一般富集分离法:第19-20页
        1.5.2 蓝白斑筛选第20-21页
        1.5.3 一种高通量筛选高效聚磷菌的新方法第21页
    1.6 课题研究的意义和内容第21-23页
        1.6.1 研究内容第21页
        1.6.2 论文的意义第21-23页
第二章 聚磷菌的分离及特性鉴定第23-31页
    引言第23页
    2.1 实验材料第23-24页
        2.1.1 含磷废水样本的采集第23页
        2.1.2 主要实验仪器第23页
        2.1.3 主要试剂和培养基第23-24页
    2.2 实验方法第24-26页
        2.2.1 聚磷菌的分离纯化第24-25页
        2.2.2 异染颗粒染色第25页
        2.2.3 聚磷菌聚磷效果的检测第25-26页
        2.2.4 菌种的保存第26页
    2.3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26-30页
        2.3.1 聚磷菌株的筛选及染色结果第26-28页
        2.3.2 聚磷效果的测定第28-29页
        2.3.3 AP06菌株的形态观察第29-30页
    2.4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三章 AP06菌株聚磷条件的优化及初步应用第31-40页
    引言第31页
    3.1 实验材料第31-32页
        3.1.1 实验菌株第31页
        3.1.2 主要实验仪器第31页
        3.1.3 主要试剂及培养基第31-32页
    3.2 实验方法第32-33页
        3.2.1 生长曲线的制作第32页
        3.2.2 pH对AP06聚磷效果的影响第32页
        3.2.3 温度对聚磷效果的影响第32页
        3.2.4 磷源对聚磷效果的影响第32页
        3.2.5 接种量对聚磷效果的影响第32页
        3.2.6 各因素对AP06聚磷能力影响的正交实验第32页
        3.2.7 AP06菌株的初步应用第32-33页
    3.3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33-39页
        3.3.1 AP06生长曲线的绘制第33页
        3.3.2 各单因素对AP06菌株除磷能力的影响第33-37页
        3.3.3 正交实验结果第37-38页
        3.3.4 菌株的初步应用结果第38-39页
    3.4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四章 AP06菌株分子及生理生化特性鉴定第40-51页
    引言第40页
    4.1 实验材料第40-42页
        4.1.1 实验菌株第40页
        4.1.2 主要实验仪器第40-41页
        4.1.3 实验试剂和培养基第41-42页
    4.2 实验方法第42-46页
        4.2.1 菌株生理生化实验第42页
        4.2.2 菌株AP06总DNA的提取第42页
        4.2.3 总DNA的电泳检测第42-43页
        4.2.4 菌株 16SrDNA的扩增第43页
        4.2.5 16SrDNA片段切胶回收第43-44页
        4.2.6 目标产物于克隆载体的连接及转化第44-45页
        4.2.7 转化子质粒的提取第45页
        4.2.8 重组质粒PCR鉴定第45页
        4.2.9 16SrDNA序列测定与系统发育树的构建第45-46页
    4.3 结果与分析第46-51页
        4.3.1 生理生化试验结果第46页
        4.3.2 AP06菌株总DNA及目的片段的获取第46-48页
        4.3.3 菌株 16SrDNA序列测定结果第48-49页
        4.3.4 系统进化树构建结果第49-50页
        4.3.5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研究总结与展望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60页
致谢第60-61页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CO2浓度对莱茵衣藻在猪粪废水中的生长及光合生理响应的研究
下一篇:雌激素调节BK通道表达及其机制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