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6页 |
中文摘要 | 第6-8页 |
英文摘要 | 第8-11页 |
缩略词简表 | 第11-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6页 |
1.1 诺丽酵素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 第14-21页 |
1.1.1 诺丽酵素化学成分研究现状 | 第14-19页 |
1.1.2 诺丽酵素药理活性的研究现状 | 第19-21页 |
1.2 发酵 | 第21页 |
1.3 发酵食品保健功能的研究现状 | 第21-24页 |
1.3.1 抗氧化作用 | 第21-22页 |
1.3.2 抑菌作用 | 第22页 |
1.3.3 免疫作用 | 第22页 |
1.3.4 解酒护肝作用 | 第22-23页 |
1.3.5 抗肿瘤作用 | 第23页 |
1.3.6 改善肠胃功能 | 第23-24页 |
1.3.7 降血糖作用 | 第24页 |
1.3.8 其他作用 | 第24页 |
1.4 课题设计与研究意义 | 第24-25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二章 诺丽酵素的化学成分研究 | 第26-46页 |
2.1 引言 | 第26-27页 |
2.2 实验材料、仪器与试剂 | 第27-28页 |
2.2.1 实验材料 | 第27页 |
2.2.2 实验仪器 | 第27-28页 |
2.2.3 实验试剂 | 第28页 |
2.3 实验部分 | 第28-32页 |
2.3.1 诺丽酵素的发酵、提取 | 第28-29页 |
2.3.2 诺丽酵素石油醚相的分离纯化 | 第29页 |
2.3.3 诺丽酵素二氯甲烷相的分离纯化 | 第29-30页 |
2.3.4 诺丽酵素乙酸乙酯相的分离纯化 | 第30-32页 |
2.3.5 诺丽酵素中化合物对人胃癌细胞MGC-803的抑制作用 | 第32页 |
2.4 结果与分析 | 第32-44页 |
2.4.1 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 第32-43页 |
2.4.2 诺丽酵素中化合物对人胃癌细胞MGC-803的抑制作用 | 第43-44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第三章 发酵方式对诺丽酵素成分的影响 | 第46-55页 |
3.1 引言 | 第46页 |
3.2 实验材料、仪器与试剂 | 第46-47页 |
3.2.1 实验材料 | 第46页 |
3.2.2 实验仪器 | 第46页 |
3.2.3 实验试剂 | 第46-47页 |
3.3 实验部分 | 第47-50页 |
3.3.1 菌种的选择及活化 | 第47页 |
3.3.2 诺丽酵素的制备 | 第47页 |
3.3.3 HPLC法测定诺丽酵素中七种化学成分的含量 | 第47-48页 |
3.3.4 诺丽酵素pH、可溶性蛋白、总多糖的测定 | 第48-49页 |
3.3.5 诺丽酵素中总多酚、总黄酮的测定 | 第49-50页 |
3.4 结果与讨论 | 第50-54页 |
3.4.1 不同发酵方式对诺丽酵素中七种化学成分含量的影响 | 第50-51页 |
3.4.2 不同发酵方式对诺丽酵素pH、可溶性蛋白、总多糖的影响 | 第51-53页 |
3.4.3 不同发酵方式对诺丽酵素总多酚、总黄酮的影响 | 第53-54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四章 发酵方式对诺丽酵素活性的影响 | 第55-66页 |
4.1 引言 | 第55页 |
4.2 实验材料、仪器与试剂 | 第55-56页 |
4.2.1 实验材料 | 第55页 |
4.2.2 实验仪器 | 第55页 |
4.2.3 实验试剂 | 第55-56页 |
4.3 实验部分 | 第56-59页 |
4.3.1 抗氧化活性 | 第56-58页 |
4.3.2 美白活性 | 第58-59页 |
4.3.3 划痕实验检测酵素对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 | 第59页 |
4.4 结果与分析 | 第59-64页 |
4.4.1 抗氧化活性 | 第59-60页 |
4.4.2 抗氧化活性与化学成分的相关性分析 | 第60-61页 |
4.4.3 美白活性 | 第61-62页 |
4.4.4 美白活性与抗氧化活性相关性分析 | 第62页 |
4.4.5 酵素抑制细胞迁移能力 | 第62-64页 |
4.4.6 酵素抑制细胞迁移能力与抗氧化活性相关性分析 | 第6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4-66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7页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专利 | 第77-78页 |
附录 | 第78-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