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通信论文--通信保密与通信安全论文--密码、密码机论文

密码芯片系统集成关键技术研究

摘要第1-10页
ABSTRACT第10-1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7-27页
   ·选题背景与意义第17-19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9-23页
   ·本文主要创新点第23-24页
   ·文章结构第24-27页
第二章 预备知识第27-39页
   ·密码芯片系统集成与密码产品第27-30页
     ·密码芯片系统集成第27-29页
     ·密码产品第29-30页
   ·通用可组合安全模型第30-32页
     ·图灵机与不可区分性第30-31页
     ·现实模型与理想模型第31-32页
   ·侧信道攻击与能量分析第32-34页
     ·基本概念与方法第32-33页
     ·碰撞攻击第33-34页
   ·密码工程标准与规范第34-39页
第三章 实际密码产品的一种通用安全模型第39-57页
   ·相关工作第39-40页
   ·以密码SoC为核心的密码产品通用安全框架第40-43页
   ·密码SoC与密码模块的UC安全第43-53页
     ·UC安全的硬件组件第44-46页
     ·UC安全的软件子程序第46-49页
     ·通用地组合成安全的密码模块第49-53页
   ·密码产品的实际设计第53-55页
     ·密码SoC抗侧信道攻击评估第53-54页
     ·密码产品的设计原则第54-55页
   ·小结第55-57页
第四章 保密U盘的新型攻击与对策研究第57-77页
   ·预备知识第57-59页
     ·USB接口通信原理第57-58页
     ·保密U盘的安全威胁第58-59页
   ·USB总线监听攻击第59-64页
     ·系统架构设计第60页
     ·数据采集与串行接口引擎第60-62页
     ·协议层第62-63页
     ·无线传输模块第63-64页
     ·实现与测试第64页
   ·群组保密U盘的设计第64-68页
     ·概念与安全需求第66页
     ·密码安全策略第66-67页
     ·认证与密钥协商协议UAKE第67-68页
   ·安全性分析第68-72页
     ·UAKE协议的安全性证明第68-70页
     ·密码安全策略的安全性证明第70-72页
     ·安全性比较第72页
   ·实现与效率分析第72-74页
     ·通用系统架构实现第72页
     ·效率分析第72-74页
   ·小结第74-77页
第五章 一种实用的软件层密钥管理机制及其应用第77-87页
   ·密码功能驱动程序架构设计第78-80页
   ·一种软件层密钥管理方案第80-82页
   ·抗攻击机制的实现第82-83页
   ·安全性分析第83-85页
   ·小结与心得:"以物为本"的密码产品设计思想第85-87页
第六章 对带掩码的AES软件实现的一种实际碰撞攻击第87-99页
   ·预备知识:带掩码的AES算法的软件实现第88-89页
   ·新碰撞攻击方案第89-92页
     ·攻击目标与敌手能力第89-90页
     ·区分模型第90-92页
     ·区分模型的一般化第92页
   ·实际攻击第92-97页
     ·碰撞检测过程第93-94页
     ·攻击横向重用掩码的AES实现第94-96页
     ·攻击纵向重用掩码的AES实现第96-97页
   ·小结第97-99页
第七章 改进的多组差分碰撞攻击第99-109页
   ·相关工作:多组差分碰撞攻击第99-103页
     ·二元比较法第99-100页
     ·二元投票法第100-102页
     ·三元投票法第102-103页
   ·关键点投票法及其改进第103-105页
     ·关键点投票法第103-104页
     ·二阶二元投票法第104-105页
   ·改进的三元投票法第105-107页
   ·小结第107-109页
第八章 改进的桶形移位器及其在密码实现中的应用第109-115页
   ·传统的桶形移位第109-110页
   ·"三合一"桶形移位器第110-113页
     ·分组密码桶形移位器设计原则第110-111页
     ·"三合一"新方案第111-113页
   ·效率评估第113-114页
   ·小结第114-115页
第九章 总结与展望第115-119页
参考文献第119-125页
致谢第125-127页
个人简历第127-130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130页

论文共13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面向群体的数字签名体制及其应用研究
下一篇:低莱斯因子信道下的高效纠错编码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