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分子生物学论文--基因工程(遗传工程)论文

改造酿酒酵母内源基因表达提高木糖利用和乙酸胁迫耐受性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缩写词表第20-21页
1. 绪论第21-47页
    1.1 纤维素乙醇生产过程中的瓶颈问题第21-25页
        1.1.1 纤维素乙醇生产过程概览第21-23页
        1.1.2 五碳糖-木糖的代谢第23-24页
        1.1.3 乙酸毒性第24-25页
    1.2 酿酒酵母木糖代谢途径的改造第25-32页
        1.2.1 XR-XDH和XI途径第25-28页
        1.2.2 木糖代谢新途径开发第28-30页
        1.2.3 磷酸戊糖途径第30页
        1.2.4 酿酒酵母木糖的转运第30-31页
        1.2.5 菌株进化工程改造第31-32页
    1.3 酿酒酵母菌株乙酸耐受性提高策略第32-34页
        1.3.1 絮凝性对酵母乙酸耐受性的影响第32-33页
        1.3.2 金属离子添加提高乙酸耐受性第33-34页
    1.4 酵母菌株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研究第34-37页
        1.4.1 宿主选择对菌株构建的影响第34-35页
        1.4.2 木糖利用及胁迫耐受性的调控机理探究第35-37页
    1.5 全局转录调控对纤维素乙醇生产菌株构建的影响第37-43页
        1.5.1 转录调控对酿酒酵母菌株木糖代谢的影响第37-38页
        1.5.2 内源基因突变对酵母菌株木糖代谢的影响第38-39页
        1.5.3 组蛋白修饰和染色体重构对碳源代谢和胁迫耐受性的影响第39-41页
        1.5.4 转录调控对酵母菌株抑制物胁迫耐受性的影响第41-43页
    1.6 纤维素乙醇生产菌株构建的技术手段第43-45页
    1.7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意义第45-47页
2. 野生酿酒酵母内源抗氧化酶基因对木糖代谢的影响第47-75页
    2.1 引言第47页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47-51页
        2.2.1 菌株和质粒第47-48页
        2.2.2 主要仪器和试剂第48-49页
        2.2.3 菌株性能评价方法第49页
        2.2.4 比较转录组分析样品采集及菌株纯木糖发酵评价第49页
        2.2.5 比较转录组和实时定量PCR (RT-qPCR)分析第49-50页
        2.2.6 活性氧(ROS)检测第50页
        2.2.7 CAT活性检测第50页
        2.2.8 氧化胁迫耐受性检测第50-51页
        2.2.9 质粒和菌株构建第51页
        2.2.10 总麦角固醇含量测定第51页
        2.2.11 HPLC分析第51页
        2.2.12 统计分析第51页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51-73页
        2.3.1 不同酵母菌株生长和胁迫耐受性比较第51-53页
        2.3.2 酿酒酵母菌株YB-2625和S288c木糖利用比较第53-54页
        2.3.3 比较转录组数据概览第54-55页
        2.3.4 GO分析第55-57页
        2.3.5 调控差异表达基因的转录调控因子的富集分析第57-59页
        2.3.6 碳源代谢相关差异表达基因第59-66页
        2.3.7 胁迫响应相关基因的差异性表达第66-70页
        2.3.8 木糖醇毒性检测第70页
        2.3.9 麦角固醇与磷脂代谢相关基因第70-72页
        2.3.10 热激蛋白家族差异性表达第72-73页
        2.3.11 野生酿酒酵母YB-2625天然木糖代谢及高胁迫耐性机制第73页
    2.4 本章小结第73-75页
3. YB-2625全基因组测序及乙酸耐受性相关基因RTT109研究第75-98页
    3.1 引言第75页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75-81页
        3.2.1 菌株第75页
        3.2.2 培养基第75页
        3.2.3 主要仪器和试剂第75-76页
        3.2.4 YB-2625全基因组测序及组装分析第76-77页
        3.2.5 菌株胁迫耐性检测及发酵培养第77页
        3.2.6 分析方法第77-80页
        3.2.7 细胞絮凝性检测第80-81页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81-97页
        3.3.1 基因组测序数据可靠性验证第81-82页
        3.3.2 全基因组组装分析第82页
        3.3.3 特异性基因分析第82-84页
        3.3.4 菌株进化树分析第84-85页
        3.3.5 YB-2625相比于S288c的SNPs第85-88页
        3.3.6 RTT109敲除对酿酒酵母BY4741耐受性影响第88-89页
        3.3.7 RTT109敲除对酿酒酵母BY4741在乙酸胁迫条件下的发酵影响第89-91页
        3.3.8 RTT109敲除对乙酸胁迫条件下关键基因转录的影响第91-93页
        3.3.9 抗氧化酶和抗氧化因子检测第93-94页
        3.3.10 RTT109敲除对菌株絮凝性的影响第94-95页
        3.3.11 RTT109敲除对酵母菌株碳源利用的影响第95-96页
        3.3.12 RTT109敲除提高酿酒酵母菌株乙酸耐受性机理探究第96-97页
    3.4 本章小结第97-98页
4. 重组木糖菌株构建及内源基因NGG1对木糖利用的影响第98-119页
    4.1 引言第98页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98-105页
        4.2.1 酵母化学转化方法第98-99页
        4.2.2 XDH过表达载体pUGR-XYL2构建第99-100页
        4.2.3 转化子发酵评价第100-101页
        4.2.4 蛋白提取及XDH酶活检测第101页
        4.2.5 木糖重组菌株发酵性能评价第101-102页
        4.2.6 YRH396单倍体孢子生成第102页
        4.2.7 YRH396单倍体孢子生长能力评价第102-103页
        4.2.8 基因敲除突变体构建及评价第103-104页
        4.2.9 胞内总RNA的提取及实时定量PCR分析第104页
        4.2.10 NGG1敲除及mXDH过表达第104-105页
    4.3 实验结果及讨论第105-118页
        4.3.1 rDNA多拷贝整合表达载体构建第105-106页
        4.3.2 XDH过表达酵母菌株的构建第106-107页
        4.3.3 木糖重组菌摇瓶发酵性能评价第107-108页
        4.3.4 YB-73菌株絮凝性检测第108页
        4.3.5 木糖重组菌株发酵性能比较第108-110页
        4.3.6 YRH396单倍体孢子验证及生长能力评价第110-112页
        4.3.7 基因敲除突变体构建第112-113页
        4.3.8 基因敲除突变体性能检测第113-114页
        4.3.9 NGG1敲除对木糖重组菌株发酵性能的影响第114-115页
        4.3.10 NGG1敲除与mXDH过表达对YRH396h木糖发酵的影响第115-117页
        4.3.11 NGG1敲除突变体关键基因表达水平变化第117-118页
    4.4 本章小结第118-119页
5. 结论与展望第119-121页
    5.1 主要结论第119-120页
    5.2 创新点第120页
    5.3 展望第120-121页
参考文献第121-138页
作者简介第138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第138-140页
致谢第140-141页

论文共14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敖鲁古雅使鹿鄂温克族文化变迁题材纪录片创作方式比较研究
下一篇:超低碳纳米富Cu相强化HSLA钢组织性能调控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