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区域规划论文--中国区域规划论文--农村乡镇规划论文

民族特色型传统村落评价体系优化研究--以云南三个典型村落为例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2-21页
    1.1 研究背景第12-14页
        1.1.1 传统村落认定和保护的紧迫性第12页
        1.1.2 现状云南省传统村落保护评价工作及存在问题第12-13页
        1.1.3 云南省传统村落保护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第13-14页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4-15页
        1.2.1 研究目的第14页
        1.2.2 研究意义第14-15页
    1.3 研究对象第15页
    1.4 研究内容第15-17页
        1.4.1 民族特色型传统村落评价体系的因子选择第15-16页
        1.4.2 评价模型的建立第16-17页
        1.4.3 对比研究本评价体系与现行评价体系第17页
    1.5 研究技术路线和方法第17-21页
        1.5.1 技术路线第17-19页
        1.5.2 研究方法第19-21页
第2章 研究综述第21-35页
    2.1 相关概念第21-22页
        2.1.1 传统村落第21页
        2.1.2 民族特色型村落第21-22页
    2.2 保护与评价体系研究综述第22-31页
        2.2.1 国外保护评价研究第22-24页
        2.2.2 国内保护评价研究第24-30页
        2.2.3 民族村落保护研究第30页
        2.2.4 民族村落保护评价研究第30-31页
    2.3 研究方法综述第31-33页
        2.3.1 评价体系第31-33页
        2.3.2 层次分析法第33页
        2.3.3 德尔菲法第33页
    2.4 小结第33-35页
        2.4.1 国内外研究对比第33-34页
        2.4.2 研究方法第34-35页
第3章 民族特色型传统村落的特征总结第35-45页
    3.1 地域特征第35-38页
        3.1.1 区域特性第35-37页
        3.1.2 人文特性第37-38页
        3.1.3 综合特性第38页
    3.2 民族情感第38-40页
        3.2.1 历史特性第38页
        3.2.2 文化特性第38-39页
        3.2.3 族群特性第39-40页
    3.3 民风民俗第40-42页
        3.3.1 生产特性第40页
        3.3.2 生活特性第40-41页
        3.3.3 其他特性第41-42页
    3.4 建造特征第42-43页
        3.4.1 民族建筑特性第42页
        3.4.2 民族村落特性第42-43页
    3.5 其他特征第43-44页
        3.5.1 经济特性第43页
        3.5.2 环境特性第43-44页
        3.5.3 技术特性第44页
    3.6 小结第44-45页
第4章 民族特色型传统村落保护评价模型建立第45-68页
    4.1 评价对象和内容第45页
    4.2 评价原则第45-46页
    4.3 基于层次分析法评价模型的建立第46-62页
        4.3.1 评价指标的选取方法第46页
        4.3.2 基于德菲尔法及专家打分的评价指标选择第46-56页
        4.3.3 现行国家指标体系的地域化调整第56-60页
        4.3.4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第60-62页
    4.4 评价指标标准的制定第62-64页
        4.4.1 定性指标第62页
        4.4.2 定量指标第62-64页
    4.5 评价指标体系的形成第64-67页
    4.6 新指标体系的适用性分析第67页
    4.7 小结第67-68页
第5章 研究区域概况第68-92页
    5.1 研究区域的选择第68页
    5.2 研究区域概况第68-83页
        5.2.1 宁蒗县油米村概况第68-73页
        5.2.2 腾冲市棋盘石村概况第73-78页
        5.2.3 玉龙县竹园村概况第78-83页
    5.3 研究区域的特色提炼第83-88页
        5.3.1 宁蒗县油米村第83-84页
        5.3.2 腾冲市棋盘石村第84-87页
        5.3.3 玉龙县竹园村第87-88页
    5.4 研究对象的典型性第88-91页
        5.4.1 案例村落特征明显第88-89页
        5.4.2 案例村落民族文化丰富且保存完整第89页
        5.4.3 案例村落传统建筑的独特性第89页
        5.4.4 案例村落选址和格局的地域性第89-90页
        5.4.5 案例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性第90页
        5.4.6 小结第90-91页
    5.5 研究对象的关联性第91-92页
第6章 民族特色型传统村落保护评价体系的实证研究第92-122页
    6.1 宁蒗县油米村保护评价第92-100页
        6.1.1 村落传统建筑第92-95页
        6.1.2 村落选址和格局第95-97页
        6.1.3 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第97-99页
        6.1.4 村落保护管理措施第99-100页
    6.2 腾冲市棋盘石村保护评价第100-107页
        6.2.1 村落传统建筑第100-103页
        6.2.2 村落选址和格局第103-105页
        6.2.3 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第105-106页
        6.2.4 村落保护管理措施第106-107页
    6.3 玉龙县竹园村保护评价第107-115页
        6.3.1 村落传统建筑第107-111页
        6.3.2 村落选址和格局第111-113页
        6.3.3 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第113-114页
        6.3.4 村落保护管理措施第114-115页
    6.4 评价结果对比第115-120页
    6.5 小结第120-122页
第7章 结论与讨论第122-126页
    7.1 结论第122-123页
    7.2 创新点第123-124页
    7.3 讨论第124页
    7.4 展望第124-126页
附录第126-152页
    1 附图第126-145页
        1.1 宁蒗县油米村附图第126-135页
        1.2 腾冲市棋盘石村附图第135-140页
        1.3 玉龙县竹园村附图第140-145页
    2 附表第145-152页
        2.1 专家调查表——样表第145-148页
            2.1.1 拟评价体系评价指标专家样表(村落传统建筑)第145-146页
            2.1.2 拟评价体系评价指标专家样表(村落选址和格局)第146页
            2.1.3 拟评价体系评价指标专家样表(非物质文化遗产)第146-147页
            2.1.4 拟评价体系评价指标专家样表(保护管理措施)第147-148页
        2.2 专家调查表——调查表第148-152页
            2.2.1 拟评价体系评价指标专家调查表(村落传统建筑)第148-149页
            2.2.2 拟评价体系评价指标专家调查表(村落选址和格局)第149-150页
            2.2.3 拟评价体系评价指标专家调查表(非物质文化遗产)第150-151页
            2.2.4 拟评价体系评价指标专家调查表(保护管理措施)第151-152页
参考文献第152-156页
致谢第156-157页
在读期间参与学术活动清单第157-162页

论文共1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试析闽南传统建筑装饰艺术在当代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以泉州市法石社区石头街景观规化设计为例
下一篇:建筑排水吸入气流改善污水管网通风状态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