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保险论文--中国保险业论文--保险组织论文

“偿二代”对我国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充足率调整行为的影响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9页
    1.1 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第10-13页
        1.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1.2 研究意义第11-13页
    1.2 文献综述第13-16页
        1.2.1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第13-14页
        1.2.2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第14-16页
    1.3 文章写作思路第16-17页
    1.4 创新之处和不足之处第17-19页
第二章 “偿二代”监管体系简介第19-26页
    2.1 “偿二代”监管体系简介第19-23页
        2.1.1 第一支柱——定量资本要求第21-22页
        2.1.2 第二支柱——定性监管要求第22页
        2.1.3 第三支柱——市场约束机制第22-23页
    2.2 “偿二代”与“偿一代”的对比分析第23-24页
    2.3 “偿二代”与欧美偿付能力监警体系的比较第24-26页
第三章 偿付能力充足率调整行为的理论研究第26-30页
    3.1 偿付能力充足率调整行为的分子策略第26-28页
        3.1.1 内源资本策略第26-27页
        3.1.2 外源融资策略第27-28页
    3.2 偿付能力充足率调整行为的分母策略第28-30页
第四章 我国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充足率调整方式的实证研究第30-54页
    4.1 我国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充足率调整方式的实证研究第31-37页
        4.1.1 面板数据的估计模型简介第31-33页
        4.1.2 数据来源第33页
        4.1.3 变量设定与模型建立第33-34页
        4.1.4 面板模型回归估计结果第34-37页
    4.2 我国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充足率调整方式的统计分析第37-41页
        4.2.1 两因素指数绝对分析简介第37-39页
        4.2.2 两因素指数绝对分析结果第39-41页
    4.3 我国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充足率调整方式的进一步实证分析第41-48页
        4.3.1 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子调整策略的实证分析第41-46页
        4.3.2 偿付能力充足率分母调整策略的实证分析第46-48页
    4.4 我国保险公司偿付能力调整速度的实证研究第48-51页
        4.4.1 部分调整模型第48-50页
        4.4.2 设定变量和建立模型第50页
        4.4.3 模型回归结果第50-51页
    4.5 我国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充足率调整方式实证研究汇总第51-54页
第五章 实证结果解释与相关对策建议第54-58页
    5.1 实证结果解释第54-56页
        5.1.1 第一类别保险公司的实证结果解释第54页
        5.1.2 第二类别保险公司的实证结果解释第54-55页
        5.1.3 第三类别保险公司的实证结果解释第55-56页
    5.2 相关政策第56-58页
        5.2.1 合理规划资产负债结构第56页
        5.2.2 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第56-57页
        5.2.3 提高可投资比例,扩大可投资范围第57页
        5.2.4 建立完善的金融环境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2页
致谢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替代率之初探--以莆田市荔城区为例
下一篇: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长期护理保险需求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