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一、导论 | 第9-14页 |
(一) 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9页 |
(二) 研究现状的回顾 | 第9-12页 |
(三) 研究方法和内容 | 第12-13页 |
(四) 案例的选择标准 | 第13-14页 |
二、大湄公河次区域跨国人口贩运及现存合作法律机制概述 | 第14-32页 |
(一) “人口贩运”概念 | 第14-15页 |
(二) 大湄公河次区域概念与特殊性 | 第15-19页 |
1. 大湄公河次区域概念 | 第15-16页 |
2. 大湄公河次区域特殊性 | 第16-19页 |
(三) 次区域跨国人口贩运犯罪现状及趋势 | 第19-22页 |
1. 次区域跨国人口贩运犯罪现状 | 第19-21页 |
2. 次区域跨国人口贩运犯罪趋势 | 第21-22页 |
(四) 现存次区域打击该犯罪法律机制 | 第22-28页 |
1. 中国——东盟框架下的合作法律机制 | 第23-26页 |
2. 次区域内六国都参与的合作法律机制 | 第26-27页 |
3. 次区域内部分国家合作法律机制 | 第27-28页 |
(五) 现有法律机制存在问题 | 第28-31页 |
1. 现存合作法律机制本身存在缺陷 | 第28-30页 |
2. 现存机制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缺乏多位一体长效工作机制 | 第30-31页 |
(六) 小结 | 第31-32页 |
三、现存打击跨国人口贩运合作法律机制类型 | 第32-39页 |
(一) 国际多边合作法律机制:联合国与国际刑警组织(INTERPOL) | 第32-34页 |
1. 概述 | 第32-34页 |
2. 评价 | 第34页 |
(二) 区域合作法律机制:欧盟 | 第34-36页 |
1. 概述 | 第34-36页 |
2. 评价 | 第36页 |
(三) 双边合作法律机制:以波兰与意大利“福地”行动(Terra Promessa)为例 | 第36-37页 |
1. 概述 | 第37页 |
2. 评价 | 第37页 |
(四) 小结 | 第37-39页 |
四、构建紧密型合作区域法律机制 | 第39-45页 |
(一) 何为紧密型合作区域法律机制 | 第39页 |
(二) 构建适宜性 | 第39-40页 |
(三) 构建可能性 | 第40-41页 |
(四) 具体举措 | 第41-44页 |
1. 产生强制约束力的专门性区域文件 | 第41-43页 |
2. 建立区域性评估机制 | 第43-44页 |
(五) 小结 | 第44-45页 |
五、结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