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岸带蓝碳价值评估
| 摘要 | 第8-10页 | 
| Abstract | 第10-11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8-36页 |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8-20页 | 
| 1.1.1 研究背景 | 第18-19页 | 
| 1.1.2 研究意义 | 第19-20页 |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20-34页 | 
| 1.2.1 滨海湿地及河口的固碳能力 | 第20-29页 | 
| 1.2.2 浮游植物的固碳能力研究 | 第29-33页 | 
| 1.2.3 养殖贝类的固碳能力 | 第33-34页 |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第34页 |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第34-36页 | 
| 第2章 蓝碳评估的方法与模型 | 第36-46页 | 
| 2.1 蓝色碳汇 | 第36-38页 | 
| 2.1.1 滨海植物生境及河口 | 第36-38页 | 
| 2.1.2 海洋浮游植物 | 第38页 | 
| 2.1.3 养殖贝类 | 第38页 | 
| 2.2 蓝碳评估模型 | 第38-46页 | 
| 2.2.1 滨海湿地及河口蓝碳评估模型 | 第38-43页 | 
| 2.2.2 浮游植物蓝碳估算模型 | 第43-44页 | 
| 2.2.3 养殖贝类蓝碳估算模型 | 第44-45页 | 
| 2.2.4 固碳价值评估方法 | 第45-46页 | 
| 第3章 中国海岸带蓝碳价值评估 | 第46-81页 | 
| 3.1 研究区域 | 第46页 | 
| 3.2 数据来源及其处理方法 | 第46-60页 | 
| 3.2.1 滨海湿地及河口数据来源及处理方法 | 第46-52页 | 
| 3.2.2 浮游植物数据来源及处理方法 | 第52-58页 | 
| 3.2.3 养殖贝类数据来源及处理方法 | 第58-60页 | 
| 3.3 植物生境及河口蓝碳价值评估 | 第60-73页 | 
| 3.3.1 滨海湿地及河口面积及其变化 | 第60-61页 | 
| 3.3.2 碳储量及其变化 | 第61-66页 | 
| 3.3.3 碳累积/碳封存 | 第66-70页 | 
| 3.3.4 滨海湿地及河口蓝碳价值 | 第70-73页 | 
| 3.4 浮游植物蓝碳价值评估 | 第73-77页 | 
| 3.5 养殖贝类蓝碳价值评估 | 第77页 | 
| 3.6 结果与讨论 | 第77-81页 | 
|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1-83页 | 
| 4.1 论文总结 | 第81-82页 | 
| 4.2 特色与创新点 | 第82页 | 
| 4.3 不足与展望 | 第82-83页 | 
| 参考文献 | 第83-91页 | 
| 致谢 | 第91-92页 | 
| 攻读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