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谢 | 第1-6页 |
| 摘要 | 第6-7页 |
| ABSTRACT | 第7-10页 |
| 1 引言 | 第10-22页 |
|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12页 |
| ·文献综述 | 第12-18页 |
| ·本文研究方法 | 第18页 |
| ·制度变迁理论:路径依赖 | 第18-22页 |
| 2 浙江省温岭市泽国镇参与式预算经验的介绍 | 第22-32页 |
| ·2005 年参与式预算实验的开始 | 第23-25页 |
| ·2006 年在2005年基础上的改进 | 第25页 |
| ·2008 年参与式预算实践的扩展 | 第25-27页 |
| ·2009 年重点审议财政政策性补助和重点工程项目预算 | 第27-28页 |
| ·2010 年的参与式预算是区域公共项目民主恳谈和公共预算项目初审民主恳谈相结合 | 第28-32页 |
| 3 巴西阿雷格里港的参与式预算经验 | 第32-38页 |
| ·阿雷格里港的参与式预算产生的背景 | 第32-33页 |
| ·阿雷格里港的参与式预算的过程 | 第33-36页 |
| ·参与式预算实施的前提条件 | 第33-34页 |
| ·参与式实施的内在原则 | 第34页 |
| ·参与式预算的实施过程 | 第34-36页 |
| ·阿雷格里港参与式预算取得的成就 | 第36-37页 |
| ·提升了公民的参与程度和民主意识 | 第36页 |
| ·通过资源分配实现社会正义 | 第36页 |
| ·促进了行政机构的改革 | 第36-37页 |
| ·阿雷格里港参与式预算中出现的问题 | 第37-38页 |
| 4 参与式预算与中国地方政治制度的发展 | 第38-50页 |
| ·考察泽国和阿雷格里港的参与式预算产生的相同背景和条件 | 第39-42页 |
| ·经济基础 | 第39页 |
| ·政治文化 | 第39-40页 |
| ·政治精英 | 第40-41页 |
| ·理论、技术支持 | 第41-42页 |
| ·泽国和阿雷格里港实施参与式预算的不同因素 | 第42-44页 |
| ·现存制度 | 第42-43页 |
| ·人大或者议会的功能 | 第43-44页 |
| ·参与者的质量和能力 | 第44页 |
| ·对预算过程的监督 | 第44页 |
| ·参与式预算与中国现存政治制度的融合 | 第44-47页 |
| ·党委 | 第45页 |
| ·人大 | 第45-46页 |
| ·政府 | 第46-47页 |
| ·泽国参与式预算中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前景 | 第47-50页 |
| ·人大代表和民意代表 | 第47-48页 |
| ·公民和政府分享决策权 | 第48页 |
| ·民意代表的选择与人代会上的投票 | 第48-49页 |
| ·政府和人大的关系 | 第49页 |
| ·地方财政权和行政权的自主程度 | 第49-50页 |
| 5 结论 | 第50-51页 |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 作者简介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