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目录 | 第8-12页 |
1 绪论 | 第12-30页 |
·太阳能电池的分类 | 第12-15页 |
·无机太阳能电池 | 第13-14页 |
·有机太阳能电池 | 第14-15页 |
·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富勒烯的物化性质 | 第16-17页 |
·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及等效电路简述 | 第17-19页 |
·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 | 第17-18页 |
·太阳能电池的等效电路简述 | 第18-19页 |
·光电聚合物的主要类型 | 第19-25页 |
·聚对苯撑乙炔(PPV)及其衍生物 | 第20-23页 |
·聚噻吩(PTh)及其衍生物 | 第23-24页 |
·聚芴(PF)及其衍生物 | 第24-25页 |
·聚对苯(PPP)及其衍生物 | 第25页 |
·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整体结构及发展 | 第25-30页 |
·双层膜电池结构 | 第26页 |
·共混膜电池结构 | 第26-27页 |
·层压电池结构 | 第27-30页 |
2 聚对苯撑乙炔的合成 | 第30-37页 |
·聚对苯撑乙炔的合成方法 | 第30-35页 |
·Wessling前聚物法 | 第31-32页 |
·含氯前聚物法(强碱诱导的去卤缩合法) | 第32-33页 |
·Witting缩合聚合反应 | 第33页 |
·电化学聚合法 | 第33-34页 |
·Heck偶联反应 | 第34-35页 |
·合成路线的确定 | 第35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35-36页 |
·研究内容 | 第36页 |
·创新之处 | 第36-37页 |
3 聚合物的合成 | 第37-72页 |
·引言 | 第37-38页 |
·醚化反应 | 第38-54页 |
·对称型型双醚化反应 | 第38-49页 |
·醚化反应方法原理 | 第38-39页 |
·主要试剂与仪器 | 第39-40页 |
·反应装置 | 第40页 |
·操作步骤 | 第40页 |
·反应产物后处理 | 第40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0-49页 |
·非对称型型双醚化反应 | 第49-54页 |
·醚化反应原理 | 第49页 |
·主要试剂、仪器及反应装置 | 第49-50页 |
·操作步骤 | 第50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50-53页 |
·目标产物1-烷氧基-4-异辛基苯二醚的纯化 | 第53-54页 |
·小结 | 第54页 |
·氯苄化反应 | 第54-63页 |
·反应原理 | 第55-56页 |
·主要试剂与仪器 | 第56-57页 |
·反应装置 | 第57-58页 |
·1,4-二丁氧基-2,5-二氯甲基苯的合成操作步骤 | 第58页 |
·反应产物后处理 | 第58页 |
·实验结果和讨论 | 第58-62页 |
·氯甲基化试剂对氯苄化反应的影响 | 第58-60页 |
·反应温度对氯苄化反应的影响 | 第60-61页 |
·反应时间对氯苄化反应的影响 | 第61页 |
·原料配比对氯苄化反应的影响 | 第61-62页 |
·1,4-二氯甲基-2-(2-乙基己氧基)-5-甲氧基苯的合成与分离 | 第62-63页 |
·小结 | 第63页 |
·聚合反应 | 第63-72页 |
·主要试剂与仪器 | 第63-64页 |
·聚(2,5-二丁氧基)对苯乙炔的合成 | 第64-67页 |
·聚(2,5-二丁氧基)对苯乙炔的合成原理 | 第64-65页 |
·实验装置 | 第65页 |
·操作步骤 | 第65页 |
·反应产物后处理 | 第65-66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66-67页 |
·聚(2-甲氧基-5-异辛氧基)对苯撑乙炔的合成 | 第67-71页 |
·聚(2-甲氧基-5-异辛氧基)对苯撑乙炔的合成原理及反应装置 | 第67页 |
·聚合物分子量调控 | 第67-69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69-71页 |
·小结 | 第71-72页 |
4 中间产物结构表征 | 第72-84页 |
·醚化反应产物的表征 | 第72-78页 |
·表征方法的选择 | 第72页 |
·液相色谱法对醚化反应的跟踪检测 | 第72-75页 |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72页 |
·分析结果与讨论 | 第72-75页 |
·气质联用法对反应产物的表征 | 第75-78页 |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75-76页 |
·色谱质谱条件 | 第76页 |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结果 | 第76-77页 |
·试样中组分结构解析 | 第77-78页 |
·氯苄化反应产物的结构表征 | 第78-83页 |
·表征方法的选择 | 第78页 |
·红外光谱法对氯甲基化产物的定性分析 | 第78-79页 |
·液相色谱法对双氯苄化反应的跟踪检测 | 第79-81页 |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79页 |
·分析条件 | 第79-80页 |
·固定相和流动相选择以及比例、流量的确定 | 第80页 |
·检测波长的选择 | 第80-81页 |
·气质联用法对反应产物的表征 | 第81-83页 |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81页 |
·色谱质谱条件 | 第81页 |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结果 | 第81-82页 |
·试样中组分结构解析 | 第82-83页 |
·小结 | 第83-84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84-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95页 |
作者简历及硕士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