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引言 | 第9-13页 |
1.1 选题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1.2 本文研究思路 | 第12-13页 |
2 “丑恶型”长女形象的基本形态 | 第13-23页 |
2.1 矛盾的长女:牺牲者与迫害者 | 第13-16页 |
2.2 家庭角色:格格不入的局外人 | 第16-19页 |
2.3 社会角色:依附父权的“米面妻子” | 第19-21页 |
2.4 文化角色:悲剧的制造者与承受者 | 第21-23页 |
3 “丑恶型”长女悲剧性命运的体现 | 第23-32页 |
3.1 自我沦陷:转型时期的时代弃女 | 第23-25页 |
3.2 姐妹冲突:离心离德的姊妹情谊 | 第25-27页 |
3.3 夫妻失和:形存实亡的假面夫妻 | 第27-29页 |
3.4 家人漠视:分崩离析的家庭关系 | 第29-32页 |
4 “丑恶型”长女悲剧命运的成因 | 第32-47页 |
4.1 性格悲剧:天使与魔鬼的结合体 | 第32-36页 |
4.2 命运悲剧:无处可逃的悲剧宿命 | 第36-40页 |
4.3 身份悲剧:“拟长子”与女性身份认同困境 | 第40-43页 |
4.4 社会文化悲剧:宗法体系中的边缘符号 | 第43-47页 |
5 “丑恶型”长女悲剧的文学史意义及现代性反思 | 第47-56页 |
5.1 文本自叙:作家的自我抵抗与救赎 | 第47-51页 |
5.2 长子与长女:注定的“储君”与被放逐的“他者” | 第51-53页 |
5.3 对传统文化的反思与现代性的探讨 | 第53-56页 |
结语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