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谢 | 第1-7页 |
| 目录 | 第7-9页 |
| 缩写词(Abbreviation) | 第9-10页 |
| 摘要 | 第10-11页 |
| Abstract | 第11-12页 |
| 引言 | 第12-14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4-24页 |
| ·口腔微生物的研究 | 第14-18页 |
| ·微生物研究的进程 | 第14-15页 |
| ·龋病的介绍 | 第15页 |
| ·口腔龋病的研究 | 第15-16页 |
| ·龋病的发病机理 | 第16页 |
| ·形成龋病的内外在因素 | 第16-17页 |
| ·龋病的诊断及预防 | 第17-18页 |
| ·分子生物学方法在微生物领域的应用 | 第18-24页 |
| ·16S核糖体DNA(16S rDNA) | 第18-19页 |
| ·PCR-DGGE | 第19-21页 |
| ·454焦磷酸测序技术 | 第21-24页 |
| 第二章 样本采集及PCR扩增细菌16S rDNA基因 | 第24-28页 |
| ·材料和方法 | 第24-26页 |
| ·取样 | 第24页 |
| ·核酸的抽提 | 第24-25页 |
| ·核酸的测定 | 第25页 |
| ·PCR扩增 | 第25-26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26-28页 |
| ·样品收集情况统计 | 第26页 |
| ·PCR扩增结果 | 第26-28页 |
| 第三章 DGGE图谱分析口腔菌群多样性 | 第28-35页 |
| ·材料和方法 | 第28-31页 |
| ·引物的设计和PCR反应条件 | 第28页 |
| ·琼脂糖电泳 | 第28-29页 |
| ·割胶回收 | 第29页 |
| ·DGGE电泳 | 第29-30页 |
| ·DGGE条带鉴定 | 第30-31页 |
| ·DGGE图谱分析 | 第31页 |
| ·结果和分析 | 第31-35页 |
| ·含有GC夹子的PCR扩增结果 | 第31-32页 |
| ·DGGE图谱分析 | 第32-35页 |
| 第四章 454焦磷酸测序对口腔菌群多样性分析 | 第35-48页 |
| ·材料和方法 | 第35-37页 |
| ·测序样品的准备 | 第35页 |
| ·454测序结果预处理 | 第35-36页 |
| ·序列的比对和聚类 | 第36页 |
| ·统计学分析OTUs的丰度:rarefaction曲线,Chao1和ACE | 第36-37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37-48页 |
| ·bacorde的设计 | 第37-38页 |
| ·454测序得到的数据的特征 | 第38-39页 |
| ·CAC和CFC口腔菌群的丰度和分类 | 第39-43页 |
| ·根据焦磷酸测序结果分析口腔菌群组成和分布 | 第43-48页 |
| 第五章 讨论 | 第48-53页 |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第53-54页 |
| 参考文献 | 第54-59页 |
| 附件(一) 收样情况及核酸提取记录表 | 第59-62页 |
| 个人简历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