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4-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1 绪论 | 第10-18页 |
1.1 低合金超高强度钢的应用与发展 | 第10-11页 |
1.2 低合金超高强度钢的强韧化机理 | 第11-13页 |
1.2.1 低合金超高强度钢的强化机制 | 第11-12页 |
1.2.2 低合金超高强度钢的韧化机理 | 第12-13页 |
1.3 低合金超高强度钢的合金化原理 | 第13-14页 |
1.4 计算材料学简介 | 第14-16页 |
1.4.1 计算材料学的特点 | 第14-15页 |
1.4.2 计算材料学的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5 本文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6-18页 |
2 EET理论介绍 | 第18-29页 |
2.1 原子的状态 | 第18-20页 |
2.1.1 EET中价电子的分类 | 第18-19页 |
2.1.2 等效价电子 | 第19-20页 |
2.2 杂化轨道与原子状态杂化 | 第20-21页 |
2.2.1 原子的轨道杂化 | 第20页 |
2.2.2 原子的状态杂化 | 第20-21页 |
2.3 键距差法 | 第21-26页 |
2.3.1 键距 | 第21页 |
2.3.2 EET中的键距 | 第21-22页 |
2.3.3 BLD法 | 第22-25页 |
2.3.4 最强键键能AE¢ 的计算 | 第25-26页 |
2.4 力学性能的计算 | 第26-29页 |
2.4.1 强化权重的计算 | 第26-27页 |
2.4.2 强化系数的计算 | 第27页 |
2.4.3 力学性能的计算方法 | 第27-29页 |
3 几种低合金超高强度钢淬火组织价电子结构参数及力学性能计算 | 第29-46页 |
3.1 300M钢淬火组织力学性能计算 | 第31-37页 |
3.1.1 300M钢力学性能计算所需参数 | 第31-33页 |
3.1.2 300M钢淬火组织抗拉强度计算 | 第33-34页 |
3.1.3 300M淬火组织伸长率的计算 | 第34-36页 |
3.1.4 300M钢淬火组织冲击功的计算 | 第36-37页 |
3.2 4340钢淬火组织力学性能计算 | 第37-42页 |
3.2.1 4340钢力学性能计算所需参数 | 第37-38页 |
3.2.2 4340钢淬火组织抗拉强度计算 | 第38-39页 |
3.2.3 4340钢淬火组织伸长率计算 | 第39-40页 |
3.2.4 4340钢淬火组织冲击功的计算 | 第40-42页 |
3.3 D6AC钢淬火组织特征相及其力学性能计算 | 第42-46页 |
3.3.1 D6AC力学性能计算所需参数 | 第42-43页 |
3.3.2 D6AC钢淬火组织抗拉强度计算 | 第43-44页 |
3.3.3 D6AC钢淬火组织伸长率计算 | 第44-45页 |
3.3.4 D6AC钢淬火组织冲击功的计算 | 第45-46页 |
4 几种低合金超高强度钢低温回火组织价电子结构参数及其力学性能计算 | 第46-56页 |
4.1 300M钢低温回火组织特征相及其力学性能计算 | 第47-51页 |
4.1.1 300M钢低温回火力学性能计算所需参数 | 第47-48页 |
4.1.2 300M钢低温回火组织抗拉强度计算 | 第48页 |
4.1.3 300M钢低温回火组织伸长率计算 | 第48-50页 |
4.1.4 300M钢低温回火组织冲击功的计算 | 第50-51页 |
4.2 4340钢低温回火组织特征相及其力学性能计算 | 第51-53页 |
4.2.1 4340钢低温回火组织特征相 | 第51页 |
4.2.2 4340钢低温回火组织抗拉强度计算 | 第51页 |
4.2.3 4340钢低温回火组织伸长率计算 | 第51-52页 |
4.2.4 4340钢低温回火组织冲击功的计算 | 第52-53页 |
4.3 D6AC钢低温回火组织特征相及其力学性能计算 | 第53-56页 |
4.3.1 D6AC钢低温回火组织特征相 | 第53页 |
4.3.2 D6AC钢低温回火组织抗拉强度计算 | 第53-54页 |
4.3.3 D6AC钢低温回火组织伸长率计算 | 第54页 |
4.3.4 D6AC钢低温回火组织冲击功的计算 | 第54-56页 |
5 不同合金元素对低合金超高强度钢的强化机理研究 | 第56-65页 |
结论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作者简介 | 第70-72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72-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