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1 引言 | 第10-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及评价 | 第11-16页 |
1.3.1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1-15页 |
1.3.2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价 | 第15-16页 |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第16-17页 |
1.4.1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16页 |
1.4.2 本文的研究框架 | 第16-17页 |
1.5 研究特色和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17-18页 |
2 森林认证的机制 | 第18-32页 |
2.1 森林认证的产生 | 第18-19页 |
2.2 森林认证的概念和特点 | 第19-20页 |
2.3 森林认证的目的 | 第20-21页 |
2.4 森林认证基本程序 | 第21-23页 |
2.5 森林认证的模式 | 第23-24页 |
2.6 森林认证的费用和效益 | 第24-27页 |
2.6.1 森林认证的费用 | 第24-25页 |
2.6.2 森林认证的效益 | 第25-27页 |
2.7 森林认证的实施情况 | 第27-32页 |
2.7.1 世界森林认证现状 | 第27-29页 |
2.7.2 森林认证在中国的实施情况 | 第29-32页 |
3 森林认证激励政策的国际比较 | 第32-37页 |
3.1 政府的激励政策 | 第32-33页 |
3.1.1 林产品绿色政府采购政策 | 第32-33页 |
3.1.2 相关鼓励政策与行动计划 | 第33页 |
3.2 非政府环保组织的推动及全球森林与贸易网络 | 第33-34页 |
3.3 欧盟的“贸易鼓励安排”政策 | 第34-35页 |
3.4 发展援助组织的支持 | 第35页 |
3.5 绿色建筑倡议 | 第35-37页 |
4 国内林业企业实施森林认证的激励政策现状 | 第37-40页 |
4.1 参加国际会议 | 第37页 |
4.2 成立机构 | 第37-38页 |
4.3 制定相关标准与规范 | 第38页 |
4.4 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 | 第38-39页 |
4.5 开展试点工作 | 第39-40页 |
5 林业企业对森林认证激励政策的认知分析 | 第40-44页 |
5.1 调查样本选择与样本统计描述 | 第40-41页 |
5.1.1 调查样本选择 | 第40页 |
5.1.2 样本企业负责人的基本特征分析 | 第40-41页 |
5.2 林业企业对森林认证激励政策的认知情况 | 第41-42页 |
5.2.1 林业企业对森林认证激励政策内容的认知情况 | 第41-42页 |
5.2.2 对政策目标的认知情况 | 第42页 |
5.3 林业企业对森林认证激励政策满意度情况分析 | 第42-44页 |
5.3.1 林业企业对森林认证激励政策的总体满意度情况 | 第42-43页 |
5.3.2 林业企业对森林认证激励政策的期望情况 | 第43-44页 |
6 森林认证激励政策对林业企业实施森林认证决策的影响 | 第44-55页 |
6.1 影响林业企业实施森林认证行为的因素 | 第44-46页 |
6.1.1 森林认证激励政策对林业企业实施森林认证行为的影响 | 第44页 |
6.1.2 影响林业企业实施森林认证行为的其它因素 | 第44-46页 |
6.2 森林认证激励政策对林业企业实施森林认证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 | 第46-52页 |
6.2.1 变量选取与研究方法 | 第46-48页 |
6.2.2 样本统计性描述 | 第48-52页 |
6.3 结果分析 | 第52-55页 |
7 对策建议及结论 | 第55-61页 |
7.1 对策建议 | 第55-59页 |
7.1.1 加强对森林认证的宣传,对林业企业开展培训 | 第55页 |
7.1.2 完善政府绿色采购政策 | 第55-56页 |
7.1.3 提供清晰的有利于森林认证实施的法律政策环境 | 第56页 |
7.1.4 进一步完善中国的森林认证体系 | 第56-57页 |
7.1.5 提供财政的支持 | 第57页 |
7.1.6 培育中国认证林产品市场 | 第57-58页 |
7.1.7 加快建设本国的认证机构 | 第58页 |
7.1.8 推动对森林认证的研究并加大技术支持 | 第58-59页 |
7.2 结论及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附录 | 第64-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