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4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11-13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3-14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3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20页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4-16页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6-20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1.4.1 文献研究法 | 第20页 |
1.4.2 系统分析法 | 第20-21页 |
1.4.3 历史分析法 | 第21页 |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1-22页 |
1.5.1 研究内容 | 第21页 |
1.5.2 技术路线图 | 第21-22页 |
1.6 创新与不足 | 第22-24页 |
1.6.1 创新 | 第22-23页 |
1.6.2 不足 | 第23-24页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 | 第24-30页 |
2.1 理论基础 | 第24-27页 |
2.1.1 马克思主义国家职能理论 | 第24-25页 |
2.1.2 生态文明建设理论 | 第25-26页 |
2.1.3 政府职能转变理论 | 第26-27页 |
2.2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7-30页 |
2.2.1 政府职能 | 第27-28页 |
2.2.2 政府生态职能 | 第28-30页 |
第三章 西藏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政府生态职能 | 第30-46页 |
3.1 西藏自治区生态文明建设成果 | 第30-37页 |
3.1.1 环境质量持续稳定 | 第30-31页 |
3.1.2 生态保育成效显著 | 第31-33页 |
3.1.3 生态文化逐渐形成 | 第33页 |
3.1.4 生态产业快速发展 | 第33-35页 |
3.1.5 生态文明制度初步建立 | 第35-36页 |
3.1.6 科技支撑体系基本建立 | 第36-37页 |
3.2 西藏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挑战 | 第37页 |
3.3 生态文明建设对西藏自治区政府职能的要求 | 第37-38页 |
3.4 西藏自治区政府生态职能发展历程 | 第38-42页 |
3.4.1 我国政府生态职能发展历程 | 第38-40页 |
3.4.2 西藏自治区政府生态职能发展历程 | 第40-42页 |
3.5 西藏自治区政府生态职能的主要内容 | 第42-46页 |
3.5.1 治理生态环境 | 第43页 |
3.5.2 培育生态意识 | 第43-44页 |
3.5.3 发展生态产业 | 第44页 |
3.5.4 规范生态行为 | 第44页 |
3.5.5 构建生态制度 | 第44-45页 |
3.5.6 构建科技支撑体系 | 第45页 |
3.5.7 促进社会发展 | 第45-46页 |
第四章 西藏自治区政府生态职能存在的问题 | 第46-54页 |
4.1 生态职能虚化 | 第46-49页 |
4.1.1 生态意识培育不足 | 第46-47页 |
4.1.2 生态文明建设统计数据缺失 | 第47-48页 |
4.1.3 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不健全 | 第48页 |
4.1.4 政府绩效考核体系不健全 | 第48-49页 |
4.2 生态职能异化 | 第49-50页 |
4.2.1 生态职能概念异化 | 第49页 |
4.2.2 生态职能目标异化 | 第49-50页 |
4.3 生态职能弱化 | 第50-54页 |
4.3.1 环境保护基础工作不足 | 第50-51页 |
4.3.2 环境保护主体责任落实不足 | 第51-52页 |
4.3.3 生态制度供给不足 | 第52-54页 |
第五章 优化西藏自治区政府生态职能的对策建议 | 第54-62页 |
5.1 培育生态观念 | 第54-56页 |
5.1.1 加强政府官员生态文明意识 | 第54-55页 |
5.1.2 营造生态文明建设氛围 | 第55-56页 |
5.2 加强生态管理能力 | 第56-57页 |
5.2.1 加强环境保护工作 | 第56页 |
5.2.2 加强环境监测监察能力 | 第56-57页 |
5.3 完善生态制度体系 | 第57-60页 |
5.3.1 强化生态职能考核评价工作 | 第57-58页 |
5.3.2 完善终身责任追究制 | 第58-59页 |
5.3.3 完善监督体制 | 第59页 |
5.3.4 健全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机制 | 第59-60页 |
5.4 提高社会发展程度 | 第60-62页 |
第六章 结语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