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符号表 | 第8-9页 |
目次 | 第9-12页 |
1 绪论 | 第12-33页 |
·引言 | 第12-13页 |
·医疗废物的定义、分类及相关法规标准 | 第13-18页 |
·医疗废物的定义与分类 | 第13-16页 |
·关于医疗废物的法律、法规和标准 | 第16-18页 |
·医疗废物处置方法 | 第18-26页 |
·医疗废物处理的目标与原则 | 第18页 |
·医疗废物主要处理方法 | 第18-24页 |
·消毒法 | 第18-21页 |
·填埋法 | 第21页 |
·焚烧法 | 第21-23页 |
·新型处理技术 | 第23-24页 |
·主要医疗废物处理技术的比较 | 第24-26页 |
·医疗废物物化特性研究现状 | 第26-29页 |
·医疗废物热解焚烧特性的TG、FTIR研究现状 | 第29-31页 |
·本文研究的内容与意义 | 第31-33页 |
2 医疗废物的物理特性研究 | 第33-44页 |
·引言 | 第33页 |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第33-36页 |
·研究对象 | 第33-34页 |
·研究方法 | 第34-36页 |
·统计 | 第34页 |
·抽样研究 | 第34-36页 |
·研究结果分析 | 第36-42页 |
·医疗废物发生源的特点 | 第36-37页 |
·医疗废物的单位日产量、容重、含水率 | 第37-38页 |
·医疗废物的物理组成特性 | 第38-39页 |
·医疗废物中含氯塑料的比例 | 第39页 |
·医疗机构规模对医疗废物物理组成的影响 | 第39-41页 |
·分类方法1结果分析 | 第40页 |
·分类方法2结果分析 | 第40-41页 |
·医疗机构类型对医疗废物物理组成的影响 | 第41-42页 |
·分类方法1结果分析 | 第41-42页 |
·分析方法2结果分析 | 第42页 |
·本章小节 | 第42-44页 |
3 医疗废物化学特性研究 | 第44-54页 |
·引言 | 第44页 |
·氯离子测定方法综述 | 第44-47页 |
·摩尔法 | 第44页 |
·分光光度法 | 第44-45页 |
·浊度法 | 第45页 |
·离子色谱法 | 第45-46页 |
·流动注射法 | 第46页 |
·原子吸收法 | 第46-47页 |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47-48页 |
·试验材料 | 第47-48页 |
·试验方法 | 第48页 |
·试验设备与过程 | 第48-50页 |
·试验装置 | 第48-49页 |
·试验过程 | 第49页 |
·试验装置的改良 | 第49-50页 |
·试验结果分析 | 第50-53页 |
·典型医疗废物组分的工业分析与元素分析 | 第50-51页 |
·典型医疗废物的氯、氟含量分析 | 第51-52页 |
·医疗废物氯源及氯含量的研究 | 第52-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4 医疗废物典型组分热解、焚烧特性的热重红外研究 | 第54-77页 |
·引言 | 第54页 |
·热重-红外分析方法 | 第54-56页 |
·热重分析方法 | 第54-55页 |
·红外分析方法 | 第55-56页 |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56-57页 |
·试验材料 | 第56页 |
·试验装置与试验方法 | 第56-57页 |
·热解试验结果分析 | 第57-69页 |
·单组分的热重分析 | 第57-59页 |
·单组分的红外分析 | 第59-62页 |
·双组分的热重分析 | 第62-63页 |
·双组分的红外分析 | 第63-65页 |
·HCl析出特性分析 | 第65-66页 |
·双组分不同升温速率、气体流量的热重分析 | 第66-68页 |
·双组分不同升温速率、气体流量的红外分析 | 第68-69页 |
·焚烧试验结果分析 | 第69-75页 |
·单组分的热重分析 | 第69-70页 |
·双组分的热重分析 | 第70-71页 |
·单、双组分的红外分析 | 第71-73页 |
·CO_2、CO、HCl析出特性分析 | 第73-75页 |
·本章小结 | 第75-77页 |
5 医疗废物典型组分热解-焚烧过程中二恶英的生成特性研究 | 第77-91页 |
·引言 | 第77页 |
·研究背景 | 第77-81页 |
·二恶英的理化特性 | 第77-79页 |
·二恶英的生成机理 | 第79-81页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81-83页 |
·试验方法 | 第83-85页 |
·试验装置及过程 | 第83页 |
·试验物料和试验工况 | 第83-84页 |
·二恶英的分析方法 | 第84-85页 |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85-89页 |
·组分对医疗废物热解-焚烧生成PCDD/Fs生成特性的影响 | 第85-87页 |
·不同塑料单组分 | 第85-86页 |
·不同塑料与口罩双组分 | 第86-87页 |
·氯含量对热解-焚烧过程中PCDD/Fs生成特性的影响 | 第87-88页 |
·过量空气系数对二恶英生成特性的影响 | 第88-89页 |
·结论 | 第89-91页 |
6 全文总结 | 第91-95页 |
·本文研究工作总结 | 第91-93页 |
·本文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93-94页 |
·进一步工作进展 | 第94-95页 |
作者简介 | 第95-96页 |
参考文献 | 第96-1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