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绿化规划论文

基于RS和GIS的城市绿地生态网络构建技术研究--以扬州市为例

致谢第1-4页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8页
第一章 引言第8-10页
   ·研究背景第8页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8-9页
   ·课题来源第9-10页
第二章 绿地生态网络理论和研究进展第10-17页
   ·绿地生态网络的概念第10页
   ·绿地生态网络的功能第10-11页
     ·提升城市生活环境第10页
     ·保护生物多样性第10-11页
     ·促进社会与教育的发展第11页
   ·绿地生态网络的发展第11-15页
     ·绿地生态网络的发展过程第11-12页
     ·国外绿地生态网络研究进展第12-13页
     ·国内绿地生态网络研究与发展第13-15页
   ·RS 和GIS 在城市绿地生态网络研究上应用第15-17页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内容第17-23页
   ·研究区概况第17-19页
     ·地理位置第17页
     ·气候特征第17页
     ·人口状况第17页
     ·城市绿地第17-18页
     ·规划调整第18-19页
   ·研究区数据概况第19-20页
   ·研究内容第20-22页
   ·研究技术路线图第22-23页
第四章 基于遥感影像的绿地信息提取第23-35页
   ·Landsat 数据介绍第23-24页
   ·TM 影像几何校正与配准第24页
   ·TM 影像融合与处理第24-27页
     ·主成分变换第24-25页
     ·缨帽变换第25页
     ·植被指数提取第25-27页
   ·特征波段的选取第27-29页
   ·训练区样本选择第29页
   ·决策树分类方法第29-31页
     ·决策树分类原理第29-30页
     ·基于QUEST 算法的分类方法第30-31页
   ·分类精度评价第31-32页
   ·绿地信息修正与提取第32-35页
第五章 城市绿地斑块连通性分析第35-46页
   ·常见的景观连通性指数介绍第35-36页
   ·基于 Conefor Sensinode 2.2 景观连通性指数第36-41页
     ·绿地景观连通二元指数第38-39页
     ·绿地景观连通概率指数第39-40页
     ·绿地景观连通重要性指数第40-41页
   ·绿地景观连通性计算第41-42页
   ·绿地网络关键节点选择第42-46页
第六章 城市绿地网络构建与评价第46-59页
   ·城市绿地网络的组成第46-49页
     ·绿地斑块第46页
     ·绿色节点第46-47页
     ·生态廊道第47页
     ·网络结构第47-49页
   ·成本表面构造第49-51页
     ·阻力因子选取第49-50页
     ·阻力因子权重确定第50-51页
     ·阻力值修正第51页
   ·累积阻力模型建立第51-53页
     ·绿地“源”选取第51-52页
     ·耗费距离计算准则第52-53页
   ·基于最小耗费路径的廊道模拟第53-55页
   ·城市绿地网络评价第55-59页
     ·城市绿地网络评价指标选择第55-56页
     ·城市绿地网络评价分析第56-59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59-61页
   ·结论第59-60页
   ·展望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64页
本论文项目资助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室外用木塑地板铺装施工规范体系的研究
下一篇:轻型楼板钢框架结构的弹塑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