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轻工业、手工业论文--服装工业、制鞋工业论文--服装工业论文--基础理论论文--服装心理学、服装社会学论文

清末官袍“十字型”平面结构与纹章规制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1章 绪论第9-23页
    1.1 、清官袍结构与纹章规制标本研究的考据学意义第9-11页
    1.2 、从“十字型平面结构”的“格致”精神到破解纹章规制的路径第11-12页
    1.3 、从“十字型平面结构”的敬物尚俭到清官袍纹章的标尺“准绳”作用第12-13页
    1.4 、十字标尺与纹章的“经营位置”第13-15页
    1.5 、文献与标本相结合重标本的研究方法第15-23页
        1.5.1 、清官袍结构与纹章规制文献考证的局限和标本研究的意义第15-16页
        1.5.2 、标本信息采集和结构图复原第16-22页
        1.5.3 、实验数据结合文献研究的实证方法第22-23页
第2章 中华传统服饰的结构流变第23-44页
    2.1 、十字型平面结构的古老基因第23-33页
        2.1.1 中华传统服饰结构谱系第23-29页
        2.1.2 、汉族和少数民族服饰结构一统多元的中华气象第29-33页
    2.2 、上衣下裳形制从先秦到清末的延续第33-37页
        2.2.1 、上衣下裳的连属形制第33-35页
        2.2.2 、上衣下裳的分属形制第35-37页
    2.3 、从交领大襟到圆领对襟的结构演变第37-44页
        2.3.1 、交领形制第37-39页
        2.3.2 、交领大襟和圆领的共治时代第39-40页
        2.3.3 、圆领大襟和对襟的共治时代第40-44页
第3章 清官袍纹章规制第44-106页
    3.1 、两团(补子)、四团、八团、九团纹章规制的形成第44-56页
        3.1.1 、两团(补子)纹章第45-48页
        3.1.2 、四团纹章第48-51页
        3.1.3 、八团纹章第51-53页
        3.1.4 、九团纹章第53-56页
    3.2 、清帝王官服规制第56-77页
        3.2.1、礼服(朝服)第56-63页
        3.2.2 、吉服第63-67页
        3.2.3 、常服、行服第67-71页
        3.2.4 、雨服、便服、戎服第71-77页
    3.3 、皇子、王公百官官服规制第77-90页
        3.3.1、礼服(朝服)第77-82页
        3.3.2 、吉服第82-84页
        3.3.3 、常服、行服第84-86页
        3.3.4 、雨服、戎服、便服第86-90页
    3.4 、清女子官服规制第90-106页
        3.4.1 、朝服第90-95页
        3.4.2 、吉服第95-99页
        3.4.3 、常服、便服第99-106页
第4章 官袍纹章与十字型平面结构的“准绳”作用第106-153页
    4.1 、两团纹章与十字型平面结构的官袍标本第107-120页
        4.1.1 、石青芝麻纱夏补褂形制特征第107-111页
        4.1.2 、石青芝麻纱夏补褂的信息采集、测绘与结构图复原第111-118页
        4.1.3 、石青芝麻纱夏补褂补子结构、坐标图测绘与复原第118-120页
    4.2 、四团纹章与十字型平面结构的官袍标本第120-122页
        4.2.1 、石青色缎缉米珠绣四团云龙夹衮服形制特征第120页
        4.2.2 、石青色缎缉米珠绣四团云龙夹衮服纹章经营位置与十字坐标第120-122页
    4.3 、八团纹章与十字型平面结构的官袍标本第122-137页
        4.3.1 、石青绸绣八团吉服褂形制特征第122-126页
        4.3.2 、石青绸绣八团吉服褂的信息采集、测绘与结构图复原第126-135页
        4.3.3 、石青绸绣八团吉服褂八团纹章经营位置与十字坐标第135-137页
    4.4 、九团纹章与十字型平面结构的官袍标本第137-153页
        4.4.1 、灰蓝织金缂丝云纹蟒袍形制特征第137-141页
        4.4.2 、灰蓝织金缂丝云纹蟒袍的信息采集、测绘与结构图复原第141-150页
        4.4.3 、灰蓝织金缂丝云纹蟒袍九团蟒纹章经营位置与十字坐标第150-153页
第5章 黄绸盘金绣十二章九团龙袍与十字坐标第153-182页
    5.1 、黄绸盘金绣十二章龙袍结构第153-167页
        5.1.1 、黄绸盘金绣龙袍形制特征第154-158页
        5.1.2 、黄绸盘金绣龙袍的测绘与结构图复原第158-167页
    5.2 、黄绸盘金绣龙袍十二章纹与十字坐标的准绳作用第167-175页
        5.2.1 、黄绸盘金绣龙袍十二章纹与十字型平面结构第167-170页
        5.2.2 、黄绸盘金绣龙袍解十二章纹的次第与寓意第170-175页
    5.3 、黄绸盘金绣龙袍九团龙纹、十二章纹与十字型平面结构第175-182页
        5.3.1 、黄绸盘金绣龙袍九团龙纹与十字型平面结构第175-178页
        5.3.2 、解“九龙”寓龙袍“九五之尊”第178页
        5.3.3 、黄绸盘金绣龙袍十二章、九团龙纹坐标系统与十字型的米字结构第178-182页
第6章 先绣后缝与十字坐标纹章经营的机制第182-199页
    6.1 、从袍料到官袍先缝后绣和先绣后缝的文献考证第183-187页
    6.2 、石青芝麻纱八团女吉服料实物考证第187-196页
        6.2.1 、石青芝麻纱八团女吉服料形制特征第188-189页
        6.2.2 、石青芝麻纱八团女吉服料纹章的测绘与结构图复原第189-193页
        6.2.3 、石青芝麻纱八团女吉服料到袍服的制衣流程第193-196页
    6.3 、先绣后缝纹章的礼制与“十字型平面结构”第196-199页
        6.3.1 、先绣后缝完整制衣流程实验的礼法信息第196-198页
        6.3.2 、先绣后缝制衣模式与“十字型平面结构”的礼制寓意第198-199页
第7章 清官袍结构的“敬物尚俭”与纹章经营第199-247页
    7.1 、石青缎五彩绣八团吉服袍结构的节俭与纹章经营第199-217页
        7.1.1 、石青缎五彩绣八团吉服袍形制特征第200-204页
        7.1.2 、石青缎五彩绣八团吉服袍的测绘与结构图复原中的“补角摆”第204-209页
        7.1.3 、石青缎五彩绣八团吉服袍里子结构拼接成器的敬物尚俭理念第209-213页
        7.1.4 、石青缎五彩绣八团吉服袍结构的“外尊内卑”与纹章的经营第213-217页
    7.2 、石青缎五彩绣八团福海吉服褂结构的节俭与纹章经营第217-232页
        7.2.1 、石青缎五彩绣八团福海吉服褂形制特征第217-221页
        7.2.2 、石青缎五彩绣八团福海吉服褂的测绘与结构图复原中的“接袖补角”第221-229页
        7.2.3 、石青缎五彩绣八团福海吉服褂纹章与“十字型平面结构”第229-232页
    7.3 、石青缎武官棉补褂结构节俭的“外尊内卑”第232-247页
        7.3.1 、石青缎武官棉补褂形制特征第232-236页
        7.3.2 、石青缎武官棉补褂的测绘与结构图复原中的“表整里拼”第236-244页
        7.3.3 、石青缎武官棉补褂纹章与“十字型平面结构”第244-247页
第8章 结论第247-250页
参考文献第250-25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252-253页
致谢第253页

论文共2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鞍钢建设集团建筑危险源管理研究
下一篇:CFRP锪窝制孔尺寸及误差对连接结构疲劳性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