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年”中国电影中的上海女性形象研究
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绪论 | 第12-24页 |
一、时代背景:“十七年”上海电影的意识形态转向 | 第12-17页 |
二、研究对象及论文思路 | 第17-24页 |
第一章 “十七年”时期上海女性银幕形象建构 | 第24-51页 |
第一节 上海女性银幕形象的转型 | 第24-40页 |
一、“换装”与退场:旧女性形象的意识形态化改写 | 第24-30页 |
二、新女性登场:从封建附庸到社会主义新人 | 第30-40页 |
第二节 当摩登遭遇革命:上海女性现代性的一体两面 | 第40-51页 |
一、摩登性的妥协 | 第41-46页 |
二、革命性的召唤 | 第46-51页 |
第二章 上海女性与城市空间 | 第51-69页 |
第一节 自我认同危机与国家使命召唤 | 第51-61页 |
一、城市的改造:从浮华都市到革命空间的转型 | 第51-57页 |
二、“离城”的隐喻:从母体依恋到身份重建 | 第57-61页 |
第二节 私人空间的公共化与家庭观念的革新 | 第61-69页 |
一、“厂即是家、家即是厂”的空间想象 | 第61-65页 |
二、从“走出家庭”到“巩固家庭” | 第65-69页 |
第三章 上海女性的时间认知 | 第69-95页 |
第一节 时代变迁下的个体命运 | 第70-85页 |
一、新社会与旧社会的二元对立 | 第70-76页 |
二、青年叙事作为想象新中国的方式 | 第76-85页 |
第二节 业余时间与将来时间 | 第85-95页 |
一、业余时间服务于工作时间 | 第85-88页 |
二、未来畅想:政治诺言与个体服务 | 第88-95页 |
第四章 女性叙事:性别与身体 | 第95-122页 |
第一节 性别秩序重建 | 第95-106页 |
一、父女关系:从“弑父”到认同 | 第95-98页 |
二、夫妻关系:女性独立与夫权让渡 | 第98-101页 |
三、恋人关系:意识形态指引下的情感抉择 | 第101-106页 |
第二节 身体叙事 | 第106-122页 |
一、健美女性:身体与思想的双重改造 | 第106-113页 |
二、性魅力的分配:神圣女性与蛇蝎美女 | 第113-116页 |
三、物化的身体:自恋与他恋 | 第116-122页 |
结语 | 第122-126页 |
参考文献 | 第126-135页 |
参考影片 | 第135-137页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137-138页 |
致谢 | 第138-1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