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4-18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4-15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3 论文主要内容 | 第17-18页 |
2 基于无粘外流解与工程算法的气动热耦合计算方法 | 第18-37页 |
2.1 无粘外流场数值求解方法 | 第18-24页 |
2.1.1 流体力学控制方程 | 第18-20页 |
2.1.2 网格的生成 | 第20页 |
2.1.3 空间离散方法 | 第20-23页 |
2.1.4 时间离散 | 第23页 |
2.1.5 边界条件 | 第23-24页 |
2.2 气动热工程算法 | 第24-28页 |
2.2.1 驻点区域的判别 | 第24-25页 |
2.2.2 驻点区域热流密度计算 | 第25-26页 |
2.2.3 非驻点区域热流密度计算 | 第26-28页 |
2.3 防热层的数值计算 | 第28-29页 |
2.4 算例分析 | 第29-35页 |
2.4.1 钝锥几何外形 | 第29-30页 |
2.4.2 钝锥无粘外流场 | 第30-32页 |
2.4.3 钝锥表面热流密度 | 第32-33页 |
2.4.4 钝锥防热层温度 | 第33-35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3 考虑边界层转捩的气动热计算 | 第37-62页 |
3.1 无粘流线算法 | 第37-44页 |
3.1.1 跟踪流线法 | 第38-39页 |
3.1.2 几何流线法 | 第39页 |
3.1.3 基于牛顿最速下降理论的流线追踪算法 | 第39-44页 |
3.2 考虑转捩的气动热计算方法 | 第44-46页 |
3.3 流线追踪算法验证 | 第46-51页 |
3.3.1 M6机翼流线验证 | 第46-48页 |
3.3.2 钝锥流线验证 | 第48-49页 |
3.3.3 翼身融合体流线验证 | 第49-51页 |
3.4 考虑转捩的气动热算例分析 | 第51-60页 |
3.4.1 二维平板算例分析 | 第51-54页 |
3.4.2 三维钝锥算例分析 | 第54-56页 |
3.4.3 三维弹头算例分析 | 第56-60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4 考虑转捩的复杂外形火箭弹气动热计算 | 第62-90页 |
4.1 复杂外形火箭弹模型和气动热计算方法 | 第62-63页 |
4.2 不考虑防热层的火箭弹气动加热计算 | 第63-66页 |
4.3 考虑防热层的火箭弹气动加热计算 | 第66-69页 |
4.4 不同来流时考虑防热层的火箭弹气动加热算例分析 | 第69-88页 |
4.4.1 不同来流马赫数时火箭弹气动加热分析 | 第70-75页 |
4.4.2 不同来流高度时火箭弹气动加热分析 | 第75-80页 |
4.4.3 不同来流攻角时火箭弹气动加热分析 | 第80-88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88-90页 |
5 总结与展望 | 第90-92页 |
5.1 全文总结 | 第90-91页 |
5.2 研究展望 | 第91-92页 |
致谢 | 第92-93页 |
参考文献 | 第93-97页 |
附录 | 第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