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高温高压下乙烷、乙烯在纯氧中爆炸极限研究

摘要第2-4页
Abstract第4-5页
1 绪论第9-20页
    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2 可燃气体爆炸极限研究现状第10-15页
        1.2.1 爆炸极限概念第10-11页
        1.2.2 爆炸极限的影响因素第11-12页
        1.2.3 爆炸极限与爆炸危险性第12页
        1.2.4 爆炸极限的表示方法第12页
        1.2.5 常用气体爆炸极限计算方法第12-15页
    1.3 气体爆炸极限研究进展第15-18页
    1.4 本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8-20页
        1.4.1 研究内容第18-19页
        1.4.2 技术路线第19-20页
2 实验装置搭建及实验方法第20-33页
    2.1 测量爆炸极限实验方法及装置第20-21页
        2.1.1 国内外测量爆炸极限方法及实验装置调研第20页
        2.1.2 高温高压爆炸极限测量装置搭建第20-21页
    2.2 1.5 L复杂工况爆炸特性实验平台第21-27页
        2.2.1 配气系统第22-23页
        2.2.2 加热系统第23-25页
        2.2.3 点火系统第25页
        2.2.4 控制与数据采集系统第25-26页
        2.2.5 冷却系统第26-27页
    2.3 20 L复杂工况爆炸特性实验平台第27-28页
        2.3.1 20 L复杂工况爆炸特性实验平台加热系统第27-28页
        2.3.2 20 L复杂工况爆炸特性实验平台冷却系统第28页
    2.4 实验工况及特性第28-29页
        2.4.1 乙烷及乙烷氮气混合物第28页
        2.4.2 乙烯及乙烯氮气混合物第28-29页
    2.5 自变量参数设置方案第29-30页
        2.5.1 高温高压下预混气体爆炸下限测试第29页
        2.5.2 高温高压下预混气体爆炸上限测试第29-30页
    2.6 实验准确性及升压判据第30-32页
        2.6.1 升压判据第30页
        2.6.2 20 L与1.5L实验数据对比第30-31页
        2.6.3 多组分混合气体内氧气实际浓度分析第31-32页
    2.7 本章小结第32-33页
3 高温高压爆炸极限测量实验平台关键技术难题第33-41页
    3.1 点火问题第33-34页
    3.2 密封问题第34-37页
    3.3 升温问题第37-38页
    3.4 超压问题第38页
    3.5 配气问题第38-39页
    3.6 蒸汽伴热问题第39-40页
    3.7 本章小结第40-41页
4 乙烷在氧气中的爆炸极限影响规律研究第41-55页
    4.1 初始压力对乙烷在氧气中爆炸极限影响规律研究第41-47页
        4.1.1 常温时初始压力对乙烷爆炸上限影响规律研究第41-43页
        4.1.2 非常温时初始压力对乙烷爆炸上限影响规律研究第43-45页
        4.1.3 初始压力对乙烷爆炸下限影响规律研究第45-47页
    4.2 初始温度对乙烷在氧气中爆炸极限影响规律研究第47-51页
        4.2.1 初始温度对乙烷爆炸上限影响规律研究第47-50页
        4.2.3 初始温度对乙烷爆炸下限影响规律研究第50-51页
    4.3 乙烷在氧气中爆炸上限曲面拟合第51-53页
    4.4 本章小结第53-55页
5 乙烯在氧气中的爆炸极限影响规律研究第55-68页
    5.1 初始压力对乙烯在氧气中爆炸极限影响第55-60页
        5.1.1 常温时初始压力对乙烯爆炸上限影响规律研究第55-56页
        5.1.2 非常温时初始压力对乙烯爆炸上限影响规律研究第56-58页
        5.1.3 初始压力对乙烯爆炸下限影响规律研究第58-60页
    5.2 初始温度对乙烯在氧气中爆炸极限影响规律研究第60-64页
        5.2.1 初始温度对乙烯爆炸上限影响规律研究第60-63页
        5.2.2 初始温度对乙烯爆炸下限影响规律研究第63-64页
    5.3 乙烯在氧气中爆炸上限曲面拟合第64-67页
    5.4 本章小结第67-68页
6 氮气、水蒸气抑制乙烷爆炸上限规律研究第68-76页
    6.1 1.6 MPa时,C_2H_6/O_2/N_2爆炸上限研究第68-70页
        6.1.1 200 ℃时氮气抑制规律研究第68-69页
        6.1.2 270 ℃氮气抑制规律研究第69页
        6.1.3 N_2的加入对1.6MPa初压、不同初温下C_2H_6的抑制效果分析第69-70页
    6.2 2.6 MPa时,C_2H_6/O_2/N_2爆炸上限研究第70-72页
        6.2.1 200 ℃时氮气抑制规律研究第70-71页
        6.2.2 270 ℃时氮气抑制规律研究第71页
        6.2.3 N_2的加入对2.6MPa初压、不同初温下C_2H_6的抑制效果分析第71-72页
    6.3 2.6 MPa时,C_2H_6/O_2/N_2/H_20(g)爆炸上限研究第72-75页
        6.3.1 5 %水蒸气抑制影响研究第72-73页
        6.3.2 10 %水蒸气抑制影响研究第73-74页
        6.3.3 H_2O的加入对2.6MPa、270℃下C_2H_6的抑制效果分析第74-75页
    6.4 本章小结第75-76页
结论第76-78页
参考文献第78-81页
附录A 符号说明第81-8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82-83页
致谢第83-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二总线的烟温复合火灾报警系统的设计
下一篇:基于云分支服务器的远程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