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10页 |
1.1 论文研究背景 | 第7页 |
1.2 论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7-8页 |
1.3 论文研究现状与创新点 | 第8-9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第2章 南宋服装文化概述 | 第10-13页 |
2.1 南宋社会的服装文化背景 | 第10-11页 |
2.2 南宋女性服装审美价值 | 第11-12页 |
2.3 南宋女性背子的定义 | 第1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12-13页 |
第3章 南宋女性背子服装形制分析 | 第13-24页 |
3.1 南宋女性背子的典型形制特征 | 第13页 |
3.2 南宋女性背子的品类 | 第13-14页 |
3.3 南宋女性背子的款式分析 | 第14-18页 |
3.3.1 南宋女性背子的衣长分析 | 第14-16页 |
3.3.2 南宋女性背子的领型分析 | 第16-17页 |
3.3.3 南宋女性背子的袖型分析 | 第17-18页 |
3.4 南宋女性背子的剪裁结构分析 | 第18-19页 |
3.5 南宋女性背子的服用场合及配伍方式 | 第19-22页 |
3.6 南宋女性背子服装审美研究 | 第22-23页 |
3.6.1 质朴自然的审美风尚 | 第22页 |
3.6.2 “便事”、“利身”的实用性价值 | 第22页 |
3.6.3 易于搭配的简约造型 | 第22-23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4章 南宋背子结构还原设计实验 | 第24-38页 |
4.1 南宋女性背子结构还原样本的选取 | 第24页 |
4.2 南宋女性背子样本的数据收集整理 | 第24-26页 |
4.2.1 目标背子人体数据收集整理 | 第24-25页 |
4.2.2 目标背子原始结构数据收集整理 | 第25-26页 |
4.3 目标背子的结构分析 | 第26-28页 |
4.4 南宋女性背子结构还原的现代设计分析 | 第28-37页 |
4.4.1 还原背子结构设计的现代审美解析 | 第28-31页 |
4.4.2 还原背子的改良布幅设计 | 第31-33页 |
4.4.3 还原背子的改良结构设计 | 第33-37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5章 基于典型南宋背子形制特征研究的创新设计实践 | 第38-43页 |
5.1 设计实践的主题选择 | 第38-39页 |
5.2 设计实践的面料选择 | 第39页 |
5.3 设计实践的色彩选择 | 第39页 |
5.4 设计实践的设计制作方案 | 第39-42页 |
5.4.1 解构简约款式造型 | 第39-41页 |
5.4.2 拼接工艺与压褶工艺的巧妙结合 | 第41页 |
5.4.3 面料层次的丰富性 | 第41-42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6章 南宋背子形制特征之于当代中国女装设计的应用与意义 | 第43-46页 |
6.1 南宋背子形制特征在当代女装设计中的应用 | 第43-45页 |
6.2 南宋背子形制特征为当代中国女装设计与创新提供了造型依据 | 第45页 |
6.3 更好的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服饰文化 | 第45-46页 |
第7章 结论 | 第46-47页 |
附录 | 第47-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作品集 | 第53-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