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Bi基半导体材料的合成及其光催化产氧性能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9页
    1.1 引言第10页
    1.2 光催化第10-14页
        1.2.1 光催化技术简介第10-11页
        1.2.2 光催化分解水机理第11-12页
        1.2.3 光催化半导体材料第12-14页
            1.2.3.1 光催化半导体材料简介第12页
            1.2.3.2 光催化半导体材料的合成方法第12-13页
            1.2.3.3 光催化半导体材料的改性第13-14页
    1.3 Bi基半导体材料第14-15页
    1.4 一维半导体纳米材料第15页
    1.5 静电纺丝第15-17页
        1.5.1 静电纺丝简介第15-16页
        1.5.2 影响静电纺丝制备纳米纤维的因素第16-17页
            1.5.2.1 溶液因素第16-17页
            1.5.2.2 过程因素第17页
    1.6 课题的研究内容及研究意义第17-19页
第二章 实验方案第19-23页
    2.1 实验药品和仪器第19-20页
        2.1.1 实验试剂和药品第19-20页
        2.1.2 实验仪器第20页
        2.1.3 产物的制备第20页
    2.2 产物的表征第20-22页
        2.2.1 X-射线粉末衍射(XRD)第20-21页
        2.2.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第21页
        2.2.3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第21页
        2.2.4 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第21页
        2.2.5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第21页
        2.2.6 光致发光光谱(PL)第21-22页
    2.3 光催化制氧性能测试第22页
    2.4 光电化学和电化学测试第22-23页
第三章 静电纺丝方法合成一维Sn~(4+)掺杂BiFeO_3纳米纤维及其可见光光催化产氧性能研究第23-42页
    3.1 引言第23-24页
    3.2 实验部分第24-27页
        3.2.1 静电纺丝法制备BFO和Sn-BFO纳米纤维(BFO,Sn-BFO NFs)第24-25页
        3.2.2 产物的表征第25页
        3.2.3 光电化学和电化学测试第25页
        3.2.4 光催化制氧的性能测试第25-26页
        3.2.5 计算方法第26-27页
    3.3 结果讨论第27-41页
    3.4 结论第41-42页
第四章 助催化剂Co-E与Bi_2WO_6复合材料的合成及其可见光光催化产氧性能研究第42-53页
    4.1 引言第42-43页
    4.2 实验部分第43-45页
        4.2.1 饼干状Bi_2WO_6的合成第43-44页
        4.2.2 制备Bi_2WO_6/Co-E复合物第44页
        4.2.3 制备Bi_2WO_6/CoO_x复合物第44页
        4.2.4 产物表征第44-45页
        4.2.5 光电化学和电化学测试第45页
        4.2.6 光催化制氧的性能测试第45页
    4.3 结果讨论第45-52页
    4.4 结论第52-53页
第五章 静电纺丝方法合成一维Mo掺杂BiFeO_3多孔纳米管及其包碳产物的可见光光催化产氧性能研究第53-64页
    5.1 引言第53-54页
    5.2 实验部分第54-56页
        5.2.1 一维多孔Mo-BFO纳米管(Mo-BFO PNTs)的合成第54-55页
        5.2.2 C/Mo-BFO-3.3%碳包覆产物的合成第55页
        5.2.3 产物表征第55页
        5.2.4 光电化学和电化学测试第55-56页
        5.2.5 光催化制氧的性能测试第56页
    5.3 结果讨论第56-62页
    5.4 总结第62-64页
结论与展望第64-66页
参考文献第66-80页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80-81页
致谢第81-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Pt基催化剂上CO氧化及其抗H2O和CO2性能研究
下一篇:磁性负载离子液体固定化Penicillium purpurogenum Li-3细胞的制备及催化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