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1 导论 | 第11-17页 |
·选题理由 | 第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 第11-15页 |
·关于粮食安全的概念 | 第11-12页 |
·关于粮食安全的衡量标准 | 第12-13页 |
·关于影响粮食安全的因素 | 第13-14页 |
·实现粮食安全的对策 | 第14-15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5-16页 |
·研究的难点 | 第16页 |
·创新之处 | 第16-17页 |
·研究思路 | 第17页 |
2 世界粮食安全面临的新挑战 | 第17-23页 |
·世界金融危机爆发,增加了粮食市场的不稳定因素 | 第18-19页 |
·全球气候变暖,严重威胁了国际粮食生产 | 第19-20页 |
·世界生物能源工业的快速发展,加剧了粮食供求矛盾 | 第20-22页 |
·全球粮食安全形势的恶化,加深了低收入国家粮食危机 | 第22-23页 |
3 中国粮食安全面临的隐患 | 第23-36页 |
·粮食生产逐步恢复,但继续稳定增产的难度加大 | 第23-28页 |
·水土资源的短缺,影响了粮食持续生产 | 第24-25页 |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制约了粮食生产能力的提高 | 第25-26页 |
·化肥的有效需求不足和有效利用率不高,限制了粮食产量大幅度增长 | 第26-28页 |
·粮食供需矛盾突出,粮食的供求将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 | 第28-32页 |
·中国人口众多,粮食需求量日益增长 | 第28-30页 |
·粮食生产区域和消费区域不对称,产需缺口不断扩大 | 第30-31页 |
·粮食库存品种与粮食消费需求结构不适应,粮食市场风险系数上升 | 第31-32页 |
·粮食宏观调控面临着新问题,加深了粮食危机 | 第32-36页 |
·粮食流通机制不健全,国内统一的粮食流通大市场尚未形成 | 第32-33页 |
·粮食储备体系不完善,降低了粮食应急调控能力 | 第33-35页 |
·种粮效益偏低,抑制了农民种粮积极性 | 第35-36页 |
4 保障中国粮食安全的对策和建议 | 第36-47页 |
·扩大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粮食总体产量 | 第36-40页 |
·加强耕地和水资源的保护,提高粮食单产 | 第37-38页 |
·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夯实粮食生产基础 | 第38-39页 |
·强化科技支撑,提高粮食单产水平 | 第39-40页 |
·优化粮食供需结构,缓和粮食供需矛盾 | 第40-43页 |
·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实现粮食供求平衡 | 第40-41页 |
·加大对粮食产销衔接的支持力度,缩小产需缺口 | 第41-42页 |
·调整种粮结构,稳定粮食市场 | 第42-43页 |
·健全粮食宏观调控机制,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 第43-47页 |
·大力发展现代粮食流通产业,提高粮食流通效率 | 第43-44页 |
·完善粮食储备体系,确保储粮安全 | 第44-45页 |
·确保粮食直补到位,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 | 第45-47页 |
结语 | 第47-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注释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