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拆装可移动中式亭设计研究
致谢 | 第3-4页 |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8-28页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第18-19页 |
1.2 相关研究的现状分析 | 第19-24页 |
1.3 研究的目的与创新点 | 第24页 |
1.4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第24-26页 |
1.5 论文框架及相关说明 | 第26-28页 |
2 可移动建筑综述 | 第28-50页 |
2.1 可移动建筑的概念与特征 | 第28-30页 |
2.2 可移动建筑的发展历程 | 第30-33页 |
2.3 可移动建筑的分类 | 第33-34页 |
2.4 可移动建筑的代表性建筑师与作品 | 第34-44页 |
2.5 可移动建筑的发展趋势与发展策略 | 第44-48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3 非拆装可移动建筑的设计方法 | 第50-59页 |
3.1 非拆装可移动建筑的移动方式 | 第50-51页 |
3.2 非拆装可移动建筑的设计原则 | 第51-54页 |
3.3 非拆装可移动建筑的设计流程与方法 | 第54-5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4 中式亭的选型 | 第59-71页 |
4.1 中式亭的演变史 | 第59-61页 |
4.2 中式亭的空间特征及文化内涵 | 第61-62页 |
4.3 中式亭的结构与构造 | 第62-65页 |
4.4 非拆装可移动中式亭的设计选型 | 第65-70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5 非拆装可移动中式亭的设计实践 | 第71-99页 |
5.1 设计目标 | 第71页 |
5.2 设计过程 | 第71-78页 |
5.3 设计成果 | 第78-98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98-99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99-101页 |
6.1 结论 | 第99页 |
6.2 展望 | 第99-101页 |
参考文献 | 第101-105页 |
附录 | 第105-108页 |
作者简历 | 第108-110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11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