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功率因数无频闪LED驱动电源的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22页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1.2 LED的照明原理及特性 | 第9-15页 |
1.2.1 LED的发光原理 | 第9-10页 |
1.2.2 LED的三大特性 | 第10-12页 |
1.2.3 LED灯负载的连接方式及特点 | 第12-13页 |
1.2.4 LED发展现状及趋势 | 第13-15页 |
1.3 LED驱动电源及研究现状 | 第15-20页 |
1.3.1 LED驱动方式 | 第15-18页 |
1.3.2 频闪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1.3.3 LED驱动电源发展趋势 | 第19-20页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第二章 功率因数校正 | 第22-36页 |
2.1 功率因数校正和总谐波失真 | 第22-23页 |
2.1.1 功率因数校正定义 | 第22-23页 |
2.1.2 总谐波失真 | 第23页 |
2.2 功率因数校正技术分类 | 第23-25页 |
2.2.1 无源功率因数校正 | 第23-24页 |
2.2.2 有源功率因数校正 | 第24-25页 |
2.3 有源PFC拓扑结构 | 第25-30页 |
2.3.1 Buck型有源PFC | 第25-27页 |
2.3.2 Boost型有源PFC | 第27-28页 |
2.3.3 Buck-boost型有源PFC | 第28页 |
2.3.4 Flyback型有源功率因数校正 | 第28-30页 |
2.4 有源PFC电路的控制模式 | 第30-35页 |
2.4.1 连续导通模式CCM | 第30-32页 |
2.4.2 临界连续导通模式CRM | 第32页 |
2.4.3 断续导通模式DCM | 第32-35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三章 无频闪LED驱动电路的原理分析及设计 | 第36-52页 |
3.1 引言 | 第36页 |
3.2 无频闪LED驱动电路 | 第36-41页 |
3.2.1 输入功率大于输出功率工作状态 | 第37-40页 |
3.2.2 输入功率小于输出功率工作状态 | 第40-41页 |
3.3 控制电路 | 第41-45页 |
3.4 频闪消除芯片 | 第45-47页 |
3.4.1 自适应调节功能 | 第46-47页 |
3.4.2 MOS管漏极极限电压和LED电流限制 | 第47页 |
3.4.3 短路保护和过热保护 | 第47页 |
3.5 频闪消除芯片模块 | 第47-48页 |
3.6 芯片模块的设计指导 | 第48-50页 |
3.7 频闪消除模块验证 | 第50-51页 |
3.8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四章 参数设计及实验验证 | 第52-66页 |
4.1 参数的设计 | 第52-56页 |
4.1.1 能量平衡电路电容C2的设计分析 | 第52-53页 |
4.1.2 开关管的电压设计分析 | 第53-55页 |
4.1.3 二极管设计分析 | 第55-56页 |
4.2 实验仪器 | 第56-57页 |
4.3 高功率因数测试 | 第57-62页 |
4.3.1 功率因数的测量比较 | 第57-59页 |
4.3.2 输入电流总谐波的测量比较 | 第59-61页 |
4.3.3 输入电压220V下的启动情况 | 第61-62页 |
4.4 无频闪的测试 | 第62-63页 |
4.5 无频闪LED整体电源性能测试 | 第63-65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66-68页 |
5.1 本文的研究工作 | 第66页 |
5.2 下一步研究工作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附录 A 实验装置与测量图 | 第72-7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第74-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