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房屋建筑设备论文--空气调节、采暖、通风及其设备论文--空气调节论文

蒸发冷却在西北干燥地区机场的应用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主要符号表第7-11页
1.绪论第11-15页
    1.1 研究背景及其意义第11-13页
        1.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1.2 研究意义第12-13页
    1.2 课题来源第13页
    1.3 课题研究的目的以及应用价值第13-14页
        1.3.1 课题研究的目的第13页
        1.3.2 课题的理论意义第13页
        1.3.3 课题的实际应用价值第13-14页
    1.4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安排第14页
    1.5 本章小结第14-15页
2.国内外现阶段机场空调系统现状第15-19页
    2.1 我国机场发展历史第15页
    2.2 机场航站楼热工特性第15页
    2.3 国外机场空调系统研究现状第15-16页
    2.4 国内机场空调系统研究现状第16-17页
    2.5 本章小结第17-19页
3.蒸发冷却空调技术在西北干燥地区机场的适用性分析第19-29页
    3.1 西北地区气象特征第19页
    3.2 蒸发冷却技术简介第19-20页
    3.3 蒸发冷却空气处理机组的适用性分析第20-25页
        3.3.1 直接蒸发冷却式空气处理设备在西北干燥地区机场的适用性分析第20-22页
        3.3.2 间接蒸发冷却空气处理设备在西北干燥地区机场的适用性分析第22-24页
        3.3.3 复合式露点蒸发冷却空气处理设备在西北干燥地区机场的适用性分析第24-25页
    3.4 蒸发冷却冷水机组的适用性分析第25-27页
    3.5 本章小结第27-29页
4.蒸发冷却通风空调系统在西北机场的设计方法的确定第29-49页
    4.1 蒸发式冷气机通风系统设计方法的确定第29-34页
        4.1.1 设计要点第29-30页
        4.1.2 相关设备第30-31页
        4.1.3 设计步骤第31-34页
    4.2 全空气蒸发冷却通风空调系统设计方法的确定第34-39页
        4.2.1 设计要点第34-35页
        4.2.2 相关设备第35页
        4.2.3 设计步骤第35-39页
    4.3 空气—水蒸发冷却空调系统设计方法的确定第39-45页
        4.3.1 设计要点第39-42页
        4.3.2 相关设备第42页
        4.3.3 设计步骤第42-45页
    4.4 蒸发冷却与机械制冷联合通风空调系统设计方法的确定第45-48页
        4.4.1 蒸发冷却与机械制冷切换式运行第46-47页
        4.4.2 蒸发冷却与机械制冷联合运行系统第47-48页
    4.5 本章小结第48-49页
5.蒸发冷却在我国机场的应用案例第49-69页
    5.1 蒸发冷却—机械制冷联合在我国甘肃某机场的应用第49-56页
        5.1.1 工程概况第49页
        5.1.2 设计参数第49-50页
        5.1.3 负荷计算第50页
        5.1.4 系统流程第50-52页
        5.1.5 运行工况第52-55页
        5.1.6 空调/采暖末端系统形式第55-56页
        5.1.7 空气处理机组机构与特点第56页
    5.2 复合式露点间接蒸发冷却空调机组在甘肃某机场食堂应用效果及测试第56-61页
        5.2.1 工程概况第56页
        5.2.2 测试目的第56-57页
        5.2.3 测试机组第57页
        5.2.4 测试内容第57-61页
    5.3 间接—直接蒸发冷却复合空调技术在我国新疆某机场的应用第61-62页
        5.3.1 新疆气象参数分析第61页
        5.3.2 空调系统形式第61-62页
        5.3.3 运行测试及分析第62页
    5.4 直接蒸发冷却空调技术在我国陕西某机场廊桥的测试研究第62-67页
        5.4.1 初步设计第62页
        5.4.2 测试工况设计第62页
        5.4.3 测试目的第62页
        5.4.4 测试机组第62-63页
        5.4.5 测试内容第63-67页
    5.5 本章小结第67-69页
6.结论与展望第69-73页
    6.1 结论第69-70页
    6.2 课题不足之处第70-71页
    6.3 课题展望第71-73页
参考文献第73-77页
攻读硕士期间本人的学术成果第77-79页
    攻读硕士期间本人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7页
    攻读硕士期间本人申请的专利第77-79页
致谢第79-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气候补偿的集中供热系统节能研究
下一篇:动力分布式环状管网的水力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