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3页 |
1.1 夕卡岩系金铜矿开采与环境污染问题 | 第11-12页 |
1.1.1 .夕卡岩系金铜矿特点 | 第11页 |
1.1.2 .有色金属矿山的重金属污染现状 | 第11-12页 |
1.1.3 .尾矿污染现状 | 第12页 |
1.2 浮选系统中重金属的环境化学特征研究进展及现状 | 第12-16页 |
1.2.1 金铜矿浮选技术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2 尾矿库尾砂处置现状 | 第13-15页 |
1.2.3 矿山开采过程中锌元素研究进展及现状 | 第15-16页 |
1.3 矿石物相及元素赋存状态研究进展 | 第16-19页 |
1.3.1 化学形态分析法 | 第16页 |
1.3.2 物理形态分析法 | 第16-19页 |
1.4 课题背景及其意义 | 第19页 |
1.5 论文创新点 | 第19-20页 |
1.6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0-23页 |
1.6.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1.6.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1-23页 |
第2章 试验样品及方法 | 第23-31页 |
2.1 样品来源及采样 | 第23页 |
2.2 试验试剂及仪器 | 第23-24页 |
2.2.1 实验试剂 | 第23-24页 |
2.2.2 试验仪器 | 第24页 |
2.3 实验部分 | 第24-29页 |
2.3.1 锌元素在原矿-干堆尾矿中的总量测定 | 第24-25页 |
2.3.2 锌元素在原矿及干堆尾砂中的化学形态分析 | 第25页 |
2.3.3 锌元素在原矿及干堆尾砂中的赋存状态分析 | 第25-26页 |
2.3.4 锌元素在干堆尾砂中环境化学特征分析 | 第26-28页 |
2.3.5 尾砂浸出实验 | 第28-29页 |
2.4 实验方法对比分析 | 第29-31页 |
第3章 锌元素在原矿及干堆尾砂中的赋存状态与嵌布特征 | 第31-63页 |
3.1 研究对象概况 | 第31-33页 |
3.2 锌元素的总量分析 | 第33-34页 |
3.2.1 锌元素在原矿-干堆尾矿中的总量测定 | 第33-34页 |
3.2.2 锌元素在选矿废水中含量分析 | 第34页 |
3.3 矿石物相及锌元素赋存形态分析 | 第34-63页 |
3.3.1 改进BCR法测定锌元素在原矿及干堆尾砂中的化学形态 | 第34-36页 |
3.3.2 锌元素在原矿及干堆尾砂中的物理形态及嵌布特征 | 第36-61页 |
3.3.3 浮选后锌元素的赋存状态、嵌布特征的变化规律 | 第61-63页 |
第4章 锌元素在原矿及干堆尾砂中的环境化学特征 | 第63-73页 |
4.1 锌元素在原矿及干堆尾砂中不同粒度的分布 | 第63页 |
4.2 干堆尾砂中不同矿水比下锌元素的分布 | 第63-64页 |
4.3 尾矿中重金属锌的淋溶实验研究 | 第64-67页 |
4.4 尾砂毒性浸出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67-68页 |
4.5 干堆尾砂中锌元素稳定性分析 | 第68-69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9-73页 |
第5章 结论及建议 | 第73-77页 |
5.1 结论 | 第73-75页 |
5.2 进一步研究的设想 | 第75-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1页 |
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 第81-83页 |
致谢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