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航空、航天论文--航空论文--航空仪表、航空设备、飞行控制与导航论文--电子设备论文

大型民机飞行管理系统仿真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注释表第11-13页
缩略词第13-1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22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5-17页
        1.1.1 背景及意义第15页
        1.1.2 飞行管理系统简介第15-17页
    1.2 飞行管理系统发展历史第17-18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8-20页
        1.3.1 国外研究现状第18-19页
        1.3.2 国内研究现状第19页
        1.3.3 飞行管理系统仿真研究概述第19-20页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及内容安排第20-22页
第二章 大型民机飞行管理系统仿真架构设计第22-28页
    2.1 飞行管理系统功能第22-24页
        2.1.1 导航与制导第22页
        2.1.2 飞行计划第22-24页
        2.1.3 航迹优化第24页
        2.1.4 性能计算第24页
    2.2 飞行管理系统仿真架构第24-25页
    2.3 飞行管理系统仿真平台第25-27页
    2.4 核心功能分析第27页
    2.5 本章小结第27-28页
第三章 水平剖面飞行管理仿真第28-45页
    3.1 水平剖面飞行管理概述第28页
    3.2 水平导航功能第28-33页
        3.2.1 导航数据库第28-29页
        3.2.2 导航台调谐第29-30页
        3.2.3 位置计算第30-32页
        3.2.4 基于性能的导航第32-33页
    3.3 水平航迹优化模型第33-36页
        3.3.1 水平航迹与航路点第34页
        3.3.2 直飞段模型第34-35页
        3.3.3 转弯段模型第35-36页
    3.4 水平航迹优化流程第36-40页
        3.4.1 蚁群算法简述第37页
        3.4.2 蚁群算法的优化模型第37-38页
        3.4.3 基于蚁群算法的水平航迹优化模型第38-39页
        3.4.4 基于蚁群算法的水平航迹优化流程第39-40页
    3.5 水平航迹优化结果第40-44页
        3.5.1 优化结果分析第40-42页
        3.5.2 优化结果展示第42-44页
    3.6 本章小结第44-45页
第四章 垂直剖面飞行管理仿真第45-62页
    4.1 垂直剖面飞行管理概述第45页
    4.2 垂直导航功能第45-47页
        4.2.1 性能数据库第46页
        4.2.2 数字大气数据计算机第46页
        4.2.3 垂直导航高度和飞机姿态计算第46-47页
    4.3 垂直航迹优化模型第47-51页
        4.3.1 直接运营成本第48页
        4.3.2 飞机质点模型第48-49页
        4.3.3 能量状态法下飞机运动方程第49-50页
        4.3.4 转换为积分形式的性能指标第50页
        4.3.5 计算最优轨迹第50-51页
    4.4 垂直航迹优化流程第51-55页
        4.4.1 巡航段垂直航迹优化流程第51-53页
        4.4.2 爬升段垂直航迹优化流程第53-54页
        4.4.3 GA算法第54-55页
    4.5 垂直航迹优化结果第55-61页
        4.5.1 巡航段优化仿真结果第55-58页
        4.5.2 爬升段优化仿真结果第58-60页
        4.5.3 仿真结果分析第60-61页
    4.6 本章小结第61-62页
第五章 飞行管理系统起飞性能计算仿真第62-81页
    5.1 飞机起飞性能计算简介第62-68页
        5.1.1 起飞决断速度V_1第63页
        5.1.2 抬前轮速度V_R第63页
        5.1.3 起飞安全速度V_2第63-64页
        5.1.4 最小地面操纵速度V_(MCG)第64-65页
        5.1.5 刹车能量限制速度V_(MBE)第65页
        5.1.6 离地速度V_(LOF)第65页
        5.1.7 起飞距离数据第65-66页
        5.1.8 最大假设温度第66页
        5.1.9 发动机功率修正率第66-68页
    5.2 干跑道模型下求取起飞距离第68-74页
        5.2.1 干跑道的建模第68-70页
        5.2.2 全发起飞下起飞滑跑距离和起飞距离第70-72页
        5.2.3 单发失效继续起飞滑跑距离和起飞距离第72-73页
        5.2.4 中断起飞所需加速停止距离第73-74页
    5.3 湿跑道模型下求取起飞距离第74-76页
        5.3.1 全发起飞下起飞滑跑距离和起飞距离第75页
        5.3.2 单发失效继续起飞滑跑距离和起飞距离第75-76页
        5.3.3 中断起飞所需加速停止距离第76页
    5.4 飞机起飞性能计算仿真第76-80页
        5.4.1 STAS软件第76-77页
        5.4.2 干跑道下起飞性能计算仿真第77-78页
        5.4.3 湿跑道下起飞性能计算仿真第78-79页
        5.4.4 仿真结果分析第79-80页
    5.5 本章小结第80-81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81-83页
    6.1 工作总结第81-82页
    6.2 不足与展望第82-83页
参考文献第83-86页
致谢第86-87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分段铸造式复合材料热压罐成型模具参数化设计系统开发
下一篇: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微波间接加热固化工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