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刚性薄壁件加工变形预测与控制技术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注释表 | 第11-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1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2-13页 |
1.2 残余应力的产生和分类 | 第13-14页 |
1.3 残余应力导致的加工变形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4 切削加工表面残余应力研究现状 | 第15-19页 |
1.4.1 切削加工表面残余应力试验研究 | 第16-17页 |
1.4.2 切削加工表面残余应力数值仿真研究 | 第17-18页 |
1.4.3 切削加工表面残余应力解析模型研究 | 第18-19页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及具体内容 | 第19-21页 |
第二章 薄壁表层应力耦合分布的数值仿真研究 | 第21-29页 |
2.1 表层残余应力热力耦合理论分析 | 第21-23页 |
2.1.1 切削残余应力的热力耦合理论分析 | 第21-22页 |
2.1.2 初始内应力对切削残余应力的影响 | 第22-23页 |
2.2 基于热力耦合的正交切削仿真 | 第23-26页 |
2.2.1 铝合金6061材料本构模型 | 第24页 |
2.2.2 铝合金6061及刀具的物理性能 | 第24-25页 |
2.2.3 摩擦模型 | 第25页 |
2.2.4 有限元模型及自适应网格 | 第25-26页 |
2.3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26-2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三章 薄壁表层应力耦合分布的试验研究 | 第29-46页 |
3.1 拉伸装置设计 | 第29-36页 |
3.1.1 拉伸装置的结构 | 第29-31页 |
3.1.2 试件的设计及受力分析 | 第31-33页 |
3.1.3 拉伸装置的强度及校核 | 第33-34页 |
3.1.4 拉伸装置加载的精度 | 第34-36页 |
3.2 拉伸铣削试验 | 第36-38页 |
3.2.1 试验条件 | 第36-37页 |
3.2.2 试验过程及参数 | 第37-38页 |
3.3 薄板表层残余应力的测量 | 第38-44页 |
3.3.1 X射线应力测量原理 | 第38-40页 |
3.3.2 X射线衍射仪精度验证 | 第40-42页 |
3.3.3 电解抛光 | 第42-44页 |
3.4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44-45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四章 基于薄壁表层应力耦合分布模型的变形分析 | 第46-55页 |
4.1 表层应力耦合分布模型的建立 | 第46-48页 |
4.2 表层应力耦合分布模型的仿真分析 | 第48-51页 |
4.3 基于应力耦合分布的薄壁件变形分析 | 第51-5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五章 基于能量转化的加工变形控制技术研究 | 第55-69页 |
5.1 加工中的零件能量及其转化 | 第55-56页 |
5.1.1 弹性应变能 | 第55页 |
5.1.2 能与功转换 | 第55-56页 |
5.2 能量转化分析 | 第56-63页 |
5.2.1 应变能的表征 | 第56-58页 |
5.2.2 应变能转化的解析模型 | 第58-60页 |
5.2.3 应变能转化的仿真分析 | 第60-63页 |
5.3 基于能量转化的加工变形控制方法研究 | 第63-68页 |
5.3.1 余量分配优化 | 第63-66页 |
5.3.2 加工路径优化 | 第66-68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9-71页 |
6.1 总结 | 第69-70页 |
6.2 展望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