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本文所用英文缩略词 | 第11-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9页 |
1.1 氧化石墨烯的简介 | 第12-13页 |
1.2 氧化石墨烯的结构与性质 | 第13-21页 |
1.2.1 氧化石墨烯的结构 | 第14-18页 |
1.2.2 氧化石墨烯的性质 | 第18-21页 |
1.3 氧化石墨烯纳米颗粒复合材料 | 第21-23页 |
1.3.1 氧化石墨烯纳米颗粒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21-23页 |
1.3.2 石墨烯包裹的纳米颗粒 | 第23页 |
1.4 石墨烯纳米颗粒复合材料在传感方面的应用 | 第23-28页 |
1.4.1 生物分子的固定 | 第24-26页 |
1.4.2 催化电化学反应 | 第26-28页 |
1.5 本文的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 第28-29页 |
第2章 基于rGO/Hemin/AuNPs纳米复合材料的电化学传感器用于DNA或溶菌酶的检测研究 | 第29-41页 |
2.1 引言 | 第29-31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31-34页 |
2.2.1 材料与试剂 | 第31页 |
2.2.2 仪器设备 | 第31-32页 |
2.2.3 合成rGO/Hemin/AuNPs | 第32页 |
2.2.4 玻碳电极的预处理 | 第32-33页 |
2.2.5 工作电极的制备 | 第33-34页 |
2.2.6 实验方法 | 第34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34-39页 |
2.3.1 设计机理 | 第34-35页 |
2.3.2 rGO/Hemin/AuNPs纳米复合材料的表征 | 第35-36页 |
2.3.3 不同材料修饰电极对H_2O_2催化活性的响应 | 第36页 |
2.3.4 实验可行性的验证 | 第36-37页 |
2.3.5 实验条件的优化 | 第37-38页 |
2.3.6 不同浓度的单链DNA对复合材料催化活性的影响 | 第38-39页 |
2.3.7 不同比例的单双链DNA对复合物催化活性的影响 | 第39页 |
2.4 小结 | 第39-41页 |
第3章 基于GO/AuNPs/TPP纳米复合材料的新型电化学传感器用于镉离子的高灵敏检测研究 | 第41-52页 |
3.1 引言 | 第41-42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42-47页 |
3.2.1 材料与试剂 | 第42-43页 |
3.2.2 仪器设备 | 第43-44页 |
3.2.3 化合物(4)的合成 | 第44-45页 |
3.2.4 氧化石墨烯/金纳米颗粒纳米复合物的合成 | 第45页 |
3.2.5 氧化石墨烯/金纳米颗粒/四苯基卟啉纳米复合物的合成 | 第45-46页 |
3.2.6 玻碳电极的预处理 | 第46页 |
3.2.7 工作电极的制备 | 第46页 |
3.2.8 实验方法 | 第46页 |
3.2.9 电极的选择性和识别能力 | 第46页 |
3.2.10 实验样品的预处理及检测 | 第46-47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47-51页 |
3.3.1 设计机理 | 第47页 |
3.3.2 GO/AuNPs/TPP纳米复合材料的表征 | 第47-48页 |
3.3.3 GO/AuNPs/TPP纳米复合材料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行为 | 第48-49页 |
3.3.4 制备的电化学传感器的选择性、稳定性和重现性 | 第49-50页 |
3.3.5 制备的电化学传感器的分析性能 | 第50页 |
3.3.6 利用制备的电化学传感器检测实际水样中的Cd2+ | 第50-51页 |
3.4 小结 | 第51-52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63页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