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石油、天然气工业论文--石油机械设备与自动化论文--机械设备的腐蚀与防护论文--油气开采机械设备的腐蚀与防护论文

H2S环境下碳钢腐蚀产物的晶型演化及其对腐蚀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创新点第9-13页
第1章 绪论第13-41页
    1.1 引言第13-15页
    1.2 H_2S腐蚀机理概述第15-18页
    1.3 H_2S环境下碳钢表面的腐蚀产物第18-28页
        1.3.1 马基诺矿第21-22页
        1.3.2 立方FeS第22-23页
        1.3.3 磁黄铁矿和陨硫矿第23-26页
        1.3.4 硫复铁矿和黄铁矿第26-28页
    1.4 硫铁化合物的相变第28-32页
        1.4.1 温度驱动的相变第29-30页
        1.4.2 压力驱动的相变第30-31页
        1.4.3 H_2S驱动的相变第31-32页
    1.5 腐蚀产物在腐蚀科学研究中的作用第32-38页
        1.5.1 腐蚀产物膜对腐蚀进程影响的实验研究第32-33页
        1.5.2 硫铁化合物膜基础单元过程的理论研究第33-36页
        1.5.3 硫铁膜与氢扩散的关系第36-37页
        1.5.4 含硫沉积物对碳钢的腐蚀研究第37-38页
    1.6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38-41页
        1.6.1 主要研究内容第38-40页
        1.6.2 技术路线第40-41页
第2章 腐蚀产物的形核以及生长过程和机制研究第41-68页
    2.1 引言第41-42页
    2.2 实验材料和方法第42-45页
        2.2.1 实验材料第42-43页
        2.2.2 H_2S环境下腐蚀产物的沉积实验第43-45页
        2.2.3 水热法制备磁黄铁矿实验第45页
    2.3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45-67页
        2.3.1 碳钢在H_2S环境下初期腐蚀过程中的腐蚀产物形态学特征第45-47页
        2.3.2 常压环境下腐蚀产物的形核以及生长过程第47-51页
        2.3.3 高压环境中不同温度下形成的腐蚀产物微观形貌第51-54页
        2.3.4 高压环境中50℃下形成的腐蚀产物的形核与生长机制第54-58页
        2.3.5 高温高压H_2S环境中腐蚀产物的形核和生长机制第58-61页
        2.3.6 常压气相环境下腐蚀产物分析第61-64页
        2.3.7 H_2S环境中主要的腐蚀产物形貌特征及3D模型第64-67页
    2.4 本章小结第67-68页
第3章 腐蚀产物的晶型演化机理研究第68-80页
    3.1 引言第68-69页
    3.2 实验条件和方法第69页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69-78页
        3.3.1 硫铁化合物在TEM下可能发生的相变第69-70页
        3.3.2 50℃高压环境下形成的腐蚀产物的晶型演化第70-74页
        3.3.3 纳米尺度观察硫铁化合物的相变行为第74-76页
        3.3.4 立方FeS的相转变机制第76-78页
    3.4 本章小结第78-80页
第4章 多晶型腐蚀产物膜对碳钢耐蚀性能的影响研究第80-103页
    4.1 引言第80-81页
    4.2 实验方法和条件第81-84页
        4.2.1 饱和H_2S盐水溶液中的电化学实验第81-82页
        4.2.2 腐蚀失重实验第82-83页
        4.2.3 TDS测试第83页
        4.2.4 碳钢表面六方晶系硫铁化合物膜的制备及氢渗透实验第83页
        4.2.5 电导率和Seebeck系数测试第83-84页
    4.3 实验结果第84-101页
        4.3.1 不同温度下生成的产物膜对碳钢的耐蚀性第84-88页
        4.3.2 腐蚀不同时间生成的产物膜对碳钢的耐蚀性影响第88-92页
        4.3.3 马基诺矿型腐蚀产物膜对氢渗透行为的阻隔性第92-95页
        4.3.4 六方晶系Fe-S膜对氢渗透行为的阻隔性第95-100页
        4.3.5 硫铁化合物相变中半导体特征的转变第100-101页
    4.4 本章小结第101-103页
第5章 悬浮的FeS对碳钢耐蚀性能的影响研究第103-119页
    5.1 引言第103-104页
    5.2 实验方法和条件第104-105页
    5.3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105-118页
        5.3.1 电化学实验第105-111页
        5.3.2 碳钢在腐蚀实验后的表面特征第111-116页
        5.3.3 失重实验第116-117页
        5.3.4 碳钢在含硫铁化合物溶液中的腐蚀模型第117-118页
    5.4 本章小结第118-119页
第6章 结论第119-121页
参考文献第121-133页
附录 A 主要实验仪器和设备第133-134页
致谢第134-135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第135-138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138页

论文共13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Y@ASA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加氢裂化性能的研究
下一篇:奥氏体不锈钢晶间贫Cr富C区对其晶间腐蚀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