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基于超列的变电设备红外与可见光图像配准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0-15页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第10-11页
        1.1.1 研究背景第10页
        1.1.2 研究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3页
        1.2.1 红外与可见光的图像配准方法研究现状第11页
        1.2.2 变电设备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配准方法研究现状第11-12页
        1.2.3 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匹配方法研究现状第12-13页
    1.3 本文主要工作和内容安排第13-15页
第2章 基于超列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配准方法第15-32页
    2.1 引言第15页
    2.2 相关局部不变特征表达方法第15-21页
        2.2.1 SIFT特征第15-18页
        2.2.2 SURF特征第18-19页
        2.2.3 算例分析第19-21页
    2.3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深度特征表达第21-24页
        2.3.1 卷积层第21-22页
        2.3.2 池化层第22页
        2.3.3 全连接层第22-23页
        2.3.4 整体模型图第23-24页
    2.4 基于超列的变电设备红外与可见光图像配准方法第24-30页
        2.4.1 VGG16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第24-25页
        2.4.2 超列模型概念第25-26页
        2.4.3 配准步骤第26-29页
            2.4.3.1 角点检测第26-27页
            2.4.3.2 深度特征提取第27页
            2.4.3.3 相似度度量第27-28页
            2.4.3.4 几何变换第28-29页
        2.4.4 算例分析第29-30页
    2.5 本章小结第30-32页
第3章 基于Triplet loss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配准方法第32-41页
    3.1 引言第32页
    3.2 Triplet loss模型第32-33页
    3.3 基于Triplet loss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配准方法第33-35页
        3.3.1 制作数据集第34页
        3.3.2 定义训练模型第34-35页
        3.3.3 微调第35页
    3.4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35-40页
        3.4.1 经典红外与可见光图像配准实验第35-37页
        3.4.2 变电设备红外与可见光图像配准实验第37-40页
    3.5 本章小结第40-41页
第4章 基于端到端学习的配准方法第41-52页
    4.1 引言第41页
    4.2 端到端学习理论第41页
    4.3 端到端学习的配准方法第41-46页
        4.3.1 特征提取网络第42页
        4.3.2 特征融合网络第42-44页
        4.3.3 回归网络第44-45页
        4.3.4 训练网络第45-46页
    4.4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46-51页
        4.4.1 单模态图像配准实验第46-47页
        4.4.2 经典多模态图像配准实验第47-48页
        4.4.3 变电设备红外与可见光图像配准实验第48-51页
    4.5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5章 总结与展望第52-53页
    5.1 总结第52页
    5.2 展望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第57-58页
致谢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LDAP物联网访问控制的XML文档模型研究
下一篇:基于GPRS的转发式云服务器软件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