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水性沥青路面在山区高速公路中的应用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5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10-11页 |
|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1-14页 |
| ·国外研究概况 | 第11-12页 |
| ·国内研究概况 | 第12-14页 |
| ·主要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 第二章 排水性沥青路面原材料的选择和技术要求 | 第15-26页 |
| ·沥青结合料 | 第15-21页 |
| ·排水性沥青混合料对沥青性能的要求 | 第15-17页 |
| ·所用改性沥青的性能分析 | 第17-21页 |
| ·TPS 改性剂 | 第17页 |
| ·掺配比的确定 | 第17-21页 |
| ·集料 | 第21-23页 |
| ·粗集料 | 第21-23页 |
| ·细集料 | 第23页 |
| ·填料 | 第23-24页 |
| ·其他添加剂 | 第24-25页 |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 第三章 排水性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 第26-46页 |
| ·排水性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 | 第26-29页 |
| ·国外排水性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 | 第26-28页 |
| ·美国FHWA 设计法 | 第26-27页 |
| ·美国NCAT 设计法 | 第27页 |
| ·日本道路协会设计法 | 第27-28页 |
| ·国内排水性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 | 第28-29页 |
| ·目标空隙率的确定 | 第29-32页 |
| ·功能性与空隙率的关系 | 第29-31页 |
| ·耐久性与空隙率的关系 | 第31-32页 |
| ·矿料级配的确定 | 第32-35页 |
| ·最佳沥青用量的确定 | 第35-37页 |
| ·路用性能分析 | 第37-45页 |
| ·力学性能 | 第37-38页 |
| ·高温稳定性 | 第38-40页 |
| ·水稳定性 | 第40-41页 |
| ·透水性能 | 第41-42页 |
| ·抗滑性能 | 第42-45页 |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 第四章 排水性沥青路面的耐久性能研究 | 第46-59页 |
| ·沥青混合料的老化机理 | 第46页 |
| ·排水性沥青混合料老化试验方法 | 第46-48页 |
| ·SHRP 老化试验方法 | 第46-48页 |
| ·本课题老化试验方法 | 第48页 |
| ·飞散试验分析 | 第48-53页 |
| ·试验介绍 | 第48-49页 |
| ·试验结果 | 第49-51页 |
| ·试验结果分析 | 第51-53页 |
| ·浸水飞散试验分析 | 第53-58页 |
| ·试验介绍 | 第53页 |
| ·试验结果 | 第53-56页 |
| ·试验结果分析 | 第56-58页 |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 第五章 排水性沥青路面试验路的铺筑及施工工艺研究 | 第59-69页 |
| ·试验路概况 | 第59页 |
| ·施工机械设备情况 | 第59-60页 |
| ·施工配合比设计 | 第60-61页 |
| ·材料的选用 | 第60页 |
| ·目标配合比的确定 | 第60-61页 |
| ·生产配合比的确定 | 第61页 |
| ·施工工艺研究 | 第61-64页 |
| ·施工现场工作面的准备 | 第61-62页 |
| ·排水性沥青混合料的拌合及温度控制 | 第62-63页 |
| ·排水性沥青混合料的存放和运输 | 第63页 |
| ·排水性沥青混合料的摊铺 | 第63页 |
| ·排水性沥青混合料的碾压 | 第63-64页 |
| ·接缝处理 | 第64页 |
| ·交通控制 | 第64页 |
| ·生产配合比的抽提 | 第64-66页 |
| ·试验路的检测 | 第66-68页 |
| ·构造深度 | 第66页 |
| ·摩擦系数 | 第66-67页 |
| ·渗水系数 | 第67页 |
| ·路面厚度及压实度 | 第67页 |
| ·空隙率及连通空隙率 | 第67-68页 |
| ·现场测试结果汇总 | 第68页 |
|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9-71页 |
| ·主要结论 | 第69-70页 |
| ·本文不足以及进一步工作的构思 | 第70-71页 |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 致谢 | 第75-76页 |
| 附录 A 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的项目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