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石梯灯四段储层分布地震预测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5页 |
1.1 选题依据及目的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9-11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第12页 |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第12-13页 |
1.6 主要成果与认识 | 第13-15页 |
第2章 研究区域概况 | 第15-21页 |
2.1 研究区域地理位置及构造特征 | 第15-16页 |
2.2 勘探开发历史 | 第16-18页 |
2.3 区域地层概况 | 第18-21页 |
第3章 碳酸盐岩储层特征研究 | 第21-33页 |
3.1 储层沉积特征 | 第21-24页 |
3.2 储层岩石学特征 | 第24-29页 |
3.3 储集空间类型 | 第29-33页 |
第4章 储层地球物理响应特征 | 第33-48页 |
4.1 储层测井响应特征 | 第33-40页 |
4.1.1 井类划分标准 | 第33-36页 |
4.1.2 常规测井响应特征分析 | 第36-40页 |
4.2 储层地震响应 | 第40-46页 |
4.3 模型正演 | 第46-48页 |
第5章 储层地震预测及有利区块评价 | 第48-71页 |
5.1 地震反演 | 第48-56页 |
5.1.1 地震反演的基本原理与分类 | 第48-50页 |
5.1.2 地震反演在高石梯地区的应用 | 第50-56页 |
5.2 地震属性分析 | 第56-68页 |
5.2.1 地震属性方法分类 | 第56-57页 |
5.2.2 地震频谱成像 | 第57-61页 |
5.2.3 高频能量衰减 | 第61-64页 |
5.2.4 低频能量增加 | 第64-68页 |
5.3 储层有利区块评价 | 第68-71页 |
结论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