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无机化学论文--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论文--第Ⅴ族非金属元素(氮族元素)及其化合物论文--磷P论文

磷烯可调控带隙及光学特性研究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1章 绪论第11-19页
    1.1 二维材料概述第11-12页
    1.2 二维材料的发展第12-13页
    1.3 二维材料的优越性第13-14页
    1.4 黑磷的复兴第14页
    1.5 黑磷的性质第14-17页
        1.5.1 黑磷的光学性质第15-16页
        1.5.2 黑磷的电学性质第16页
        1.5.3 黑磷的各向异性第16-17页
    1.6 选题目的与意义第17-18页
    1.7 主要研究内容第18-19页
第2章 第一性原理第19-29页
    2.1 量子力学基础第19-22页
        2.1.1 Schr?dinger方程第19-20页
        2.1.2 量子力学与Born-Oppenheimer绝热近似第20-21页
        2.1.3 Hartree-Fock轨道近似第21-22页
    2.2 密度泛函理论第22-26页
        2.2.1 Thomas-Fermi-Dirac理论第23-24页
        2.2.2 Hohenberg-Kohn定理第24页
        2.2.3 有效单电子近似:Kohn-Sham方程第24-26页
    2.3 交换关联能量泛函第26-27页
        2.3.1 局域密度近似第26页
        2.3.2 广义梯度近似第26-27页
    2.4 赝势方法第27-28页
    2.5 计算程序简介第28页
    2.6 本章小结第28-29页
第3章 双轴应变诱导下单层黑磷的电子及光学特性第29-45页
    3.1 计算参数第29-30页
    3.2 理论模型第30页
    3.3 结构优化第30-31页
    3.4 电子性质第31-36页
        3.4.1 能带结构和态密度第31-33页
        3.4.2 应变对单层黑磷带隙的影响第33-36页
    3.5 光学性质第36-43页
        3.5.1 光学计算理论第36-37页
        3.5.2 介电函数第37-40页
        3.5.3 反射率第40-41页
        3.5.4 吸收系数第41-42页
        3.5.5 损失函数第42-43页
    3.6 本章小结第43-45页
第4章 黑磷纳米管的可调谐带隙和光学特性第45-61页
    4.1 理论模型第45-47页
    4.2 计算参数第47页
    4.3 弯曲应变能第47-49页
    4.4 电子性质第49-52页
        4.4.1 能带结构第49-51页
        4.4.2 电子密度及差分电荷密度第51-52页
    4.5 光学性质第52-59页
        4.5.1 复介电函数第52-54页
        4.5.2 吸收谱第54-56页
        4.5.3 反射系数第56-58页
        4.5.4 折射率第58-59页
    4.6 本章小结第59-61页
第5章 新型磷烯的电子结构及光学性质研究第61-71页
    5.1 计算参数第61页
    5.2 理论模型第61-62页
    5.3 结构优化及电子性质第62-65页
    5.4 光学性质第65-69页
        5.4.1 介电函数第65-67页
        5.4.2 反射率和吸收系数第67-68页
        5.4.3 能量损失函数第68-69页
    5.5 本章小结第69-71页
结论第71-73页
参考文献第73-83页
致谢第83-85页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5-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苝及其衍生物的电致化学发光新体系及生物分析中信号放大策略的构建
下一篇:铜促进合成N,N-二取代膦酰胺化合物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