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4页 |
1.1 污泥概述 | 第13-15页 |
1.1.1 城镇污泥现状 | 第13页 |
1.1.2 污泥对环境的危害 | 第13-14页 |
1.1.3 污泥处理与处置 | 第14-15页 |
1.1.4 污泥的资源化 | 第15页 |
1.2 国内外污泥厌氧发酵产酸研究进展 | 第15-21页 |
1.2.1 污泥厌氧发酵产酸和耗酸机理 | 第15-17页 |
1.2.2 厌氧发酵产酸影响因素 | 第17-19页 |
1.2.2.1 温度对产酸的影响 | 第17页 |
1.2.2.2 pH对产酸的影响 | 第17-18页 |
1.2.2.3 氧化还原电位(ORP)对产酸的影响 | 第18页 |
1.2.2.4 水力停留时间(HRT)对产酸的影响 | 第18-19页 |
1.2.2.5 污泥停留时间(SRT)对产酸的影响 | 第19页 |
1.2.3 污泥预处理产酸技术的发展 | 第19-21页 |
1.2.3.1 物理法 | 第19-20页 |
1.2.3.2 化学法 | 第20-21页 |
1.2.3.3 生物法 | 第21页 |
1.2.3.4 联合法 | 第21页 |
1.3 过氧化钙联合游离氨预处理污泥产酸的研究背景 | 第21-22页 |
1.4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第22-24页 |
1.4.1 研究目标 | 第22-23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23-24页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24-35页 |
2.1 实验材料与药品 | 第24-25页 |
2.1.1 实验材料 | 第24页 |
2.1.2 实验试剂 | 第24-25页 |
2.2 实验仪器 | 第25页 |
2.3 实验设计 | 第25-29页 |
2.3.1 实验装置设计 | 第25-26页 |
2.3.2 过氧化钙联合游离氨预处理条件下产酸实验 | 第26-27页 |
2.3.3 过氧化钙的投加对矿化有机物的影响实验 | 第27-28页 |
2.3.4 CaO_2释放的Ca~(2+)对溶解性COD的影响实验 | 第28页 |
2.3.5 评估不同预处理条件对水解、酸化和甲烷化过程的影响实验 | 第28-29页 |
2.4 分析方法 | 第29-35页 |
2.4.1 总悬浮固体含量和挥发性悬浮固体含量的测定 | 第29页 |
2.4.2 溶解性化学需氧量(SCOD)的测定 | 第29-30页 |
2.4.2.1 试剂的选用与配置 | 第29-30页 |
2.4.2.2 测试步骤 | 第30页 |
2.4.3 五日生化需氧量(BOD_5)的测定 | 第30-31页 |
2.4.4 短链脂肪酸(SCFA)的检测方法 | 第31-32页 |
2.4.4.1 短链脂肪酸(SCFA)的测定 | 第31页 |
2.4.4.2 六种酸标曲的制定 | 第31-32页 |
2.4.5 胞外聚合物(EPS)的提取方法 | 第32-33页 |
2.4.6 三维荧光光谱 | 第33页 |
2.4.7 荧光区域积分(FRI) | 第33页 |
2.4.8 羟基自由基(-OH)和超氧自由基(·O_2~-)的测定 | 第33-34页 |
2.4.9 多糖的测定 | 第34-35页 |
第3章 过氧化钙联合游离氨预处理污泥厌氧发酵产酸的影响 | 第35-39页 |
3.1 联合条件下最佳预处理时间的确定 | 第35-36页 |
3.2 不同预处理条件下短链脂肪酸(SCFA)的产生 | 第36-37页 |
3.3 总短链脂肪酸(TSCFA)中各酸比例分布 | 第37-38页 |
3.4 小结 | 第38-39页 |
第4章 过氧化钙联合游离氨预处理技术提高污泥厌氧发酵产酸的机理研究 | 第39-50页 |
4.1 过氧化钙联合游离氨对溶出过程的机理研究 | 第39-47页 |
4.1.1 过氧化钙联合游离氨预处理对污泥细胞裂解的影响 | 第39-41页 |
4.1.2 过氧化钙联合游离氨预处理对有机物可生化性的影响 | 第41-45页 |
4.1.3 过氧化钙和钙离子对溶解性COD的影响 | 第45-47页 |
4.2 不同预处理条件对水解、酸化、甲烷化的影响 | 第47-49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5章 联合技术的潜在运用及经济分析 | 第50-55页 |
5.1 过氧化钙联合游离氨预处理污泥技术的潜在运用 | 第50-51页 |
5.2 过氧化钙联合游离氨预处理污泥技术的经济分析 | 第51-54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55-57页 |
结论 | 第55-56页 |
课题创新性 | 第56页 |
展望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5页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5-66页 |
附录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申请的专利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