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破灭”到“调和”:论志贺直哉私小说创作的转型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8-13页 |
1.问题的提出与研究价值 | 第8-9页 |
2.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3页 |
第1章 志贺直哉与私小说 | 第13-19页 |
1.1 私小说之“私” | 第13-15页 |
1.2 自然主义之滥觞 | 第15-17页 |
1.3 志贺直哉的私小说作品 | 第17-19页 |
第2章 志贺直哉的前期创作:“破灭型”私小说 | 第19-35页 |
2.1 “破灭”之文 | 第19-28页 |
2.1.1 消极抗争的人物形象 | 第20-23页 |
2.1.2 压抑阴暗的环境氛围 | 第23-25页 |
2.1.3 高扬外露的自我意识 | 第25-28页 |
2.2 “破灭”之因 | 第28-35页 |
2.2.1 动荡的社会:日本帝国的乌托邦时代 | 第28-30页 |
2.2.2 破灭的家庭:激烈的父子冲突 | 第30-32页 |
2.2.3 失落的理想:对立的本我与超我 | 第32-35页 |
第3章 志贺直哉的后期创作:“调和型”私小说 | 第35-50页 |
3.1 “调和”之文 | 第35-39页 |
3.1.1 积极思考的人物形象 | 第35-37页 |
3.1.2 和谐安宁的环境氛围 | 第37-38页 |
3.1.3 自然流露的心理境遇 | 第38-39页 |
3.2 “调和”之因 | 第39-50页 |
3.2.1 和谐的个体:“菊花与刀” | 第40-41页 |
3.2.2 协调的文学:“知物哀,尚幽玄” | 第41-46页 |
3.2.3 和解的心境:“向死而生” | 第46-50页 |
结语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