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散文、杂著论文--近代、现代(1840~1949年)论文

在传统与现代之间:黄裳散文创作论

中文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绪论第7-13页
第一章 “读书记”: 学术与散文写作之间的桥第13-41页
    第一节 黄裳的藏书思想第13-24页
        一、时代影响与藏书第14-19页
        二、对善本观念的修正第19-23页
        小结第23-24页
    第二节 读书记与学术写作第24-33页
        一、“读书记”的滥觞——版本目录之学第24-27页
        二、“读书记”与学术写作及写作范式第27-32页
        小结第32-33页
    第三节 “读书记”: 学术与散文写作之间的桥第33-41页
        一、传统读(藏)书记中的散文因子第33-36页
        二、“读书记”: 学术与散文写作之间的桥第36-40页
        小结第40-41页
第二章 黄裳书话写作第41-65页
    第一节 关于“书话”第41-45页
    第二节 引经据典与黄裳散文写作第45-63页
        一、引经据典作为散文写作手法的被批判第45-48页
        二、“文抄公”体与引经据典第48-51页
        三、“文抄公”体与书话第51-63页
    小结第63-65页
第三章 文化散文与文化典籍第65-87页
    第一节 何谓“文化散文”第65-72页
        一、“文化散文”的界定第65-69页
        二、“书话”与“文化散文”第69-71页
        小结第71-72页
    第二节 文献资料的引用: 从学术性到散文性的转化第72-87页
        一、史料掌故化、掌故情节化第72-76页
        二、自然山水人文化第76-80页
        三、戏评写作中的资料转化第80-82页
        四、黄裳散文中的文化与“文化散文”第82-86页
        小结第86-87页
第四章 “骸骨迷恋”与杂文复兴第87-123页
    第一节 “骸骨迷恋”与古典情趣第87-99页
        一、“骸骨迷恋”之审美形式第88-91页
        二、“骸骨迷恋”与语言追求第91-99页
        小结第99页
    第二节 “苦茶庵法脉”与黄裳散文第99-112页
        一、何谓“苦茶庵”法脉第100-105页
        二、黄裳散文与“苦茶庵”法脉第105-112页
    第三节 “杂文复兴”与“骸骨迷恋”第112-123页
        一、传统题材与杂文笔法第113-117页
        二、对鲁迅杂文的继承第117-121页
        小结第121-123页
第五章 怀古与忆旧第123-159页
    第一节 黄裳散文写作中的历史人物系列第123-133页
        一、传统文人的政治选择第123-130页
        二、关于女性第130-133页
    第二节 现代人物写作与评价第133-146页
        一、四十年代人物第134-140页
        二、现代藏书家形象第140-145页
        小结第145-146页
    第三节 逐渐形成的人物判断标准第146-159页
        一、“知识分子的改造”第146-149页
        二、“第三条道路”与人物评价问题第149-152页
        三、论争的最后——黄裳的文品与人品第152-157页
        小结第157-159页
结论 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第159-165页
参考文献第165-170页

论文共1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杯(柱)芳烃组装的石墨烯设计合成及分子识别性能研究
下一篇:面向服务架构的采煤机零部件CAE分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