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符号说明 | 第11-12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2-28页 |
1.1 水稻杂种优势的利用和遗传基础研究进展 | 第12-20页 |
1.1.1 作物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 | 第13-14页 |
1.1.2 作物杂种优势的研究方法 | 第14-17页 |
1.1.3 杂种优势位点的挖掘 | 第17-20页 |
1.2 植物多胺代谢及其功能研究进展 | 第20-26页 |
1.2.1 多胺的种类 | 第20-21页 |
1.2.2 多胺的代谢通路 | 第21-24页 |
1.2.3 多胺的分布 | 第24页 |
1.2.4 多胺在植物生长发育中的作用 | 第24-26页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6-28页 |
第2章 水稻产量相关性状杂种优势遗传基础解析 | 第28-47页 |
2.1 前言 | 第28-29页 |
2.2 材料与方法 | 第29页 |
2.2.1 供试材料 | 第29页 |
2.2.2 试验设计 | 第29页 |
2.2.3 性状调查 | 第29页 |
2.3 数据分析 | 第29-31页 |
2.3.1 QTL和HL定位 | 第29-30页 |
2.3.2 方差分析 | 第30-31页 |
2.4 结果与分析 | 第31-42页 |
2.4.1 代换系群体和测交系群体产量性状表型分析 | 第31-33页 |
2.4.2 产量性状相关性分析 | 第33-35页 |
2.4.3 产量相关农艺性状QTL/HL定位 | 第35-42页 |
2.4.4 产量相关农艺性状遗传组成分析 | 第42页 |
2.5 讨论 | 第42-47页 |
2.5.1 CSSLs用于产量性状QTL/HL定位和杂种优势分析的优势 | 第42-43页 |
2.5.2 CSSLs用于分子聚合育种的优势 | 第43页 |
2.5.3 产量性状QTL/HL的“簇状分布” | 第43-45页 |
2.5.4 部分显性和超显性是产量构成性状杂种优势形成的遗传基础 | 第45-47页 |
第3章 水稻精胺合成酶基因OsSPMS1的功能研究 | 第47-80页 |
3.1 前言 | 第47-48页 |
3.2 材料与方法 | 第48-53页 |
3.2.1 供试材料 | 第48-49页 |
3.2.2 实验方法 | 第49-53页 |
3.3 结果与分析 | 第53-75页 |
3.3.1 水稻中亚精胺/精胺合成酶基因家族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53-56页 |
3.3.2 OsSPMS1基因表达特异性分析 | 第56-58页 |
3.3.3 OsSPMS1蛋白的亚细胞定位 | 第58页 |
3.3.4 OsSPMS1转基因株系的鉴定和农艺性状考察 | 第58-61页 |
3.3.5 OsSPMS1转基因株系茎秆组织形态学分析 | 第61-62页 |
3.3.6 OsSPMS1对产量性状的影响 | 第62-64页 |
3.3.7 OsSPMS1对内源多胺含量的影响 | 第64-66页 |
3.3.8 OsSPMS1对籽粒萌发的影响 | 第66-69页 |
3.3.9 OsSPMS1对幼根伸长的影响 | 第69-70页 |
3.3.10 转基因株系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 第70-72页 |
3.3.11 OsSPMS1转基因材料与野生型幼穗组织转录组分析 | 第72-73页 |
3.3.12 高产背景下OsSPMS1基因CRISPR/Cas9突变体材料的创制 | 第73-75页 |
3.4 小结与讨论 | 第75-80页 |
3.4.1 水稻OsSPMS1家族的分子进化分析 | 第75-76页 |
3.4.2 调控OsSPMS1影响乙烯合成 | 第76-77页 |
3.4.3 OsSPMS1在水稻抗逆中的作用 | 第77页 |
3.4.4 OsSPMS1通过多胺和乙烯合成代谢影响水稻生长发育的模型 | 第77-79页 |
3.4.5 OsSPMS1在水稻育种利用中的潜在价值 | 第79-80页 |
第4章 全文总结 | 第80-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103页 |
附录 | 第103-114页 |
附录1 引物汇总 | 第103-104页 |
附录2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转化 | 第104页 |
附录3 农杆菌感受态细胞的转化 | 第104页 |
附录4 质粒提取 | 第104-105页 |
附录5 CTAB法提取水稻叶片DNA | 第105页 |
附录6 DNA胶回收步骤 | 第105-106页 |
附录7 水稻各组织总RNA提取 | 第106-107页 |
附录8 酵母双杂交步骤 | 第107-108页 |
附录9 GUS染色步骤 | 第108页 |
附录10 烟草注射 | 第108-109页 |
附录11 电镜扫描步骤 | 第109-110页 |
附录12 超薄切片步骤 | 第110-111页 |
附录13 绿色植物基因组中含Spermine_synth结构域的62个基因信息 | 第111-114页 |
致谢 | 第114-115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115-11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