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燃料矿床论文--石油、天然气论文

陆相页岩孔隙结构及其对页岩气赋存的控制 ——以川东北下侏罗统页岩为例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创新点第9-14页
第1章 绪论第14-24页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第14-15页
        1.1.1 题目来源第14页
        1.1.2 选题目的及意义第14-15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第15-19页
        1.2.1 页岩孔隙结构特征研究现状第15-16页
        1.2.2 页岩储层吸附机理研究现状第16-17页
        1.2.3 孔隙结构对页岩气赋存的控制机理研究现状第17-19页
        1.2.4 存在的问题第19页
    1.3 主要研究内容第19-21页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第21-22页
    1.5 完成的工作量第22-24页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及页岩地质地化特征第24-37页
    2.1 区域地质概况第24-27页
        2.1.1 地理位置第24-25页
        2.1.2 构造特征第25页
        2.1.3 地层特征第25-27页
    2.2 川东北陆相页岩地质地化特征第27-36页
        2.2.1 岩性特征第27-29页
        2.2.2 有机地化特征第29-33页
        2.2.3 矿物组成特征第33-34页
        2.2.4 物性特征第34-36页
    2.3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第3章 陆相页岩孔隙结构特征及其控制因素第37-78页
    3.1 孔隙形貌定性分析第38-46页
        3.1.1 有机质孔隙第38-41页
        3.1.2 黏土矿物孔隙第41-42页
        3.1.3 骨架矿物孔隙第42-43页
        3.1.4 不同岩相页岩孔隙发育特征第43-46页
    3.2 孔隙结构定量分析第46-59页
        3.2.1 微孔结构特征第46-49页
        3.2.2 中孔结构特征第49-52页
        3.2.3 宏孔结构特征第52-54页
        3.2.4 不同组分孔体积第54-58页
        3.2.5 不同岩相页岩孔隙结构参数特征第58-59页
    3.3 孔隙结构发育控制因素第59-69页
        3.3.1 有机质丰度第59-62页
        3.3.2 有机质赋存形式第62页
        3.3.3 有机质成熟度第62-64页
        3.3.4 可溶有机质第64-66页
        3.3.5 无机矿物第66-69页
    3.4 孔隙分形特征与页岩气储集的关系第69-77页
        3.4.1 孔隙分形维数计算第69-73页
        3.4.2 分形维数与有机质和矿物组分关系第73-74页
        3.4.3 分形维数与孔隙结构参数关系第74-75页
        3.4.4 分形特征与页岩气储集能力的关系第75-77页
    3.5 本章小结第77-78页
第4章 陆相页岩甲烷吸附特征及其控制因素第78-102页
    4.1 页岩甲烷吸附校正和特征第78-83页
        4.1.1 高压气体吸附概念第78-79页
        4.1.2 过剩吸附与绝对吸附第79-81页
        4.1.3 绝对吸附模型第81页
        4.1.4 页岩甲烷吸附特征第81-83页
    4.2 页岩甲烷吸附热力学特征第83-86页
    4.3 页岩吸附性能控制因素第86-95页
        4.3.1 有机质特征第87-89页
        4.3.2 温度和压力第89-91页
        4.3.3 黏土矿物含量第91-92页
        4.3.4 相对湿度(含水量)第92-95页
    4.4 页岩吸附气与游离气储集能力预测第95-99页
    4.5 页岩不同含水量条件下气体吸附模式第99-100页
    4.6 本章小结第100-102页
第5章 陆相页岩孔隙结构对页岩气赋存的控制第102-116页
    5.1 页岩气在有机质孔隙中的赋存机理第102-107页
        5.1.1 孔隙表面与甲烷分子的相互作用分析第102-105页
        5.1.2 不同尺寸孔隙中吸附气与游离气分布特征第105-107页
    5.2 页岩气在超临界地质条件下的吸附机理第107-111页
        5.2.1 吸附机理推测第107-111页
        5.2.2 不同尺寸孔隙中页岩气的赋存方式第111页
    5.3 孔隙结构对页岩气赋存状态和含气量的控制第111-115页
        5.3.1 孔隙结构对页岩气赋存状态的控制第111-113页
        5.3.2 孔隙结构对页岩含气量的控制第113-115页
    5.4 本章小结第115-116页
第6章 结论第116-118页
参考文献第118-133页
致谢第133-134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第134-135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135页

论文共13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云计算环境下外包数据隐私保护关键技术研究
下一篇:基于概念推理的目标识别关键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