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7页 |
1.1 引言 | 第11-12页 |
1.2 螺旋聚炔的研究进展 | 第12-20页 |
1.2.1 螺旋聚炔的概述 | 第12-14页 |
1.2.2 螺旋聚炔催化剂的发展历程 | 第14-16页 |
1.2.3 螺旋聚炔的性能及应用 | 第16-20页 |
1.3 不对称催化反应的研究进展 | 第20-24页 |
1.3.1 不对称催化的概述 | 第20-22页 |
1.3.2 不对称aldol反应 | 第22-23页 |
1.3.3 不对称Michael加成反应 | 第23-24页 |
1.4 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 第24-27页 |
1.4.1 选题依据 | 第24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24-27页 |
第2章 实验部分 | 第27-35页 |
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第27-29页 |
2.1.1 实验原料 | 第27-28页 |
2.1.2 试剂的处理及纯化 | 第28-29页 |
2.1.3 实验仪器 | 第29页 |
2.2 实验方案 | 第29-30页 |
2.3 苯乙炔单体的合成 | 第30-32页 |
2.3.1 Sonogashira偶联反应 | 第30-31页 |
2.3.2 脱TMS保护基反应 | 第31页 |
2.3.3 酰胺化反应合成苯乙炔单体及其衍生化反应 | 第31页 |
2.3.4 苯乙炔单体脱除Fmoc保护基反应 | 第31-32页 |
2.4 聚苯乙炔衍生物的合成 | 第32-33页 |
2.4.1 催化剂Rh(nbd)BPh4的合成 | 第32页 |
2.4.2 聚合反应 | 第32-33页 |
2.4.3 聚合物脱Fmoc保护基反应 | 第33页 |
2.5 不对称aldol反应 | 第33页 |
2.6 不对称Michael加成反应 | 第33页 |
2.7 实验表征与分析方法 | 第33-34页 |
2.8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3章 苯乙炔衍生物单体和聚苯乙炔衍生物合成与表征 | 第35-53页 |
3.1 苯乙炔单体的合成与表征 | 第35-41页 |
3.1.1 4-乙炔基苯胺的合成与表征 | 第35-36页 |
3.1.2 单体PAA-Fmoc-Pro-OH的合成与表征 | 第36-38页 |
3.1.3 单体PAA-Pro-OH的合成与表征 | 第38-39页 |
3.1.4 单体PAA-Fmoc-4-NO_2-BC的合成与表征 | 第39-40页 |
3.1.5 单体PAA-4-NO_2-BC的合成与表征 | 第40-41页 |
3.2 聚苯乙炔衍生物的合成及表征 | 第41-50页 |
3.2.1 聚苯乙炔衍生物的合成 | 第41-43页 |
3.2.2 聚苯乙炔衍生物的IR谱图 | 第43-46页 |
3.2.3 聚苯乙炔衍生物的溶解性 | 第46页 |
3.2.4 聚苯乙炔衍生物的旋光性 | 第46-48页 |
3.2.5 聚苯乙炔衍生物的CD谱图 | 第48-50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50-53页 |
第4章 催化不对称aldol反应 | 第53-63页 |
4.1 不对称aldol反应及其产物表征 | 第53-56页 |
4.2 催化不对称aldol反应性能探究 | 第56-61页 |
4.2.1 反应溶剂对反应的影响 | 第56-58页 |
4.2.2 反应溶剂用量对反应的影响 | 第58-60页 |
4.2.3 催化剂用量对反应的影响 | 第60-61页 |
4.2.4 催化剂循环使用对反应的影响 | 第61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第5章 催化不对称Michael反应 | 第63-73页 |
5.1 不对称Michael加成反应及产物表征 | 第63-66页 |
5.2 催化不对称Michael加成反应性能探究 | 第66-71页 |
5.2.1 反应溶剂对反应的影响 | 第66-68页 |
5.2.2 催化剂用量对反应的影响 | 第68-70页 |
5.2.3 反应溶剂用量对反应的影响 | 第70页 |
5.2.4 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 第70-71页 |
5.2.5 催化剂循环使用对反应的影响 | 第71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71-73页 |
结论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88页 |
致谢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