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2页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第12页 |
1.2 水稻种植模式和移栽设备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1 水稻种植模式现状 | 第12-13页 |
1.2.2 水稻移栽设备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2.3 水稻移栽设备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页 |
1.3 移栽机构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第14-20页 |
1.3.1 分插机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1.3.2 钵苗移栽机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1.3.3 存在问题 | 第19-20页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第2章 钵苗形态参数和力学性质的测试与分析 | 第22-40页 |
2.1 引言 | 第22页 |
2.2 试验方案 | 第22-28页 |
2.2.1 试验原理及方法 | 第22-25页 |
2.2.2 试验材料及仪器设备 | 第25-27页 |
2.2.3 试验步骤 | 第27-28页 |
2.3 试验结果分析 | 第28-36页 |
2.3.1 形态参数测试结果 | 第28页 |
2.3.2 钵苗茎秆密度和钵土密度 | 第28-30页 |
2.3.3 茎秆拉断力与k值 | 第30-31页 |
2.3.4 钵苗杨氏模量 | 第31-32页 |
2.3.5 静摩擦系数 | 第32页 |
2.3.6 其他参数的选取 | 第32-33页 |
2.3.7 夹秧力与茎秆变形分析 | 第33-36页 |
2.4 钵苗跌落试验 | 第36-39页 |
2.4.1 试验原理 | 第37页 |
2.4.2 试验材料、设备及步骤 | 第37-38页 |
2.4.3 试验结果分析 | 第38-39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3章 钵苗移栽机构物理样机试验研究 | 第40-58页 |
3.1 引言 | 第40-41页 |
3.2 移栽机构结构和工作原理 | 第41-44页 |
3.2.1 不完全齿轮行星系 | 第41-42页 |
3.2.2 栽植臂 | 第42-43页 |
3.2.3 挡体结构 | 第43-44页 |
3.3 钵苗移栽机构物理样机台架试验 | 第44-49页 |
3.3.1 试验台 | 第44-46页 |
3.3.2 其他试验设备及材料 | 第46-47页 |
3.3.3 转速标定 | 第47-48页 |
3.3.4 试验步骤 | 第48-49页 |
3.4 试验结果分析 | 第49-56页 |
3.4.1 钵苗移栽机构运转情况分析 | 第49页 |
3.4.2 钵苗移栽机构静轨迹分析 | 第49-53页 |
3.4.3 移栽机构移栽钵苗分析 | 第53-56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第4章 钵苗移栽机构仿真分析及优化设计 | 第58-84页 |
4.1 引言 | 第58页 |
4.2 不完全齿轮修正及钵苗移栽机构虚拟样机模型建模 | 第58-66页 |
4.2.1 不完全齿轮修正 | 第58-60页 |
4.2.2 钵苗移栽机构三维实体建模及装配 | 第60-62页 |
4.2.3 钵苗移栽机构约束分析 | 第62-63页 |
4.2.4 RecurDyn软件及接触理论 | 第63-65页 |
4.2.5 钵苗移栽机构虚拟样机模型 | 第65-66页 |
4.3 钵苗移栽机构仿真分析 | 第66-71页 |
4.3.1 不完全齿轮修正检验 | 第66-67页 |
4.3.2 钵苗栽植方式分析 | 第67-70页 |
4.3.3 钵苗移栽机构修正后动静轨迹分析 | 第70-71页 |
4.4 钵苗移栽机构新方案 | 第71-76页 |
4.4.1 新静轨迹设计 | 第72页 |
4.4.2 不完全齿轮行星系设计 | 第72-74页 |
4.4.3 秧夹结构设计 | 第74-75页 |
4.4.4 凸轮设计 | 第75-76页 |
4.5 新方案虚拟仿真分析 | 第76-83页 |
4.5.1 新方案钵苗移栽机构虚拟样机模型 | 第76-77页 |
4.5.2 新方案钵苗移栽机构仿真分析 | 第77-83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83-84页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4-86页 |
5.1 全文总结 | 第84-85页 |
5.2 后续工作展望 | 第85-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92页 |
导师及作者简介 | 第92-94页 |
致谢 | 第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