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 1.1 地理环境与历史背景 | 第11-12页 |
| 1.2 考古学背景 | 第12-13页 |
| 1.3 研究综述 | 第13-14页 |
| 1.4 研究方法及意义 | 第14-15页 |
| 1.5 性别与年龄 | 第15-19页 |
| 第二章 颅骨的非测量性状研究 | 第19-33页 |
| 2.1 非测量性状定义 | 第19页 |
| 2.2 颅骨连续性形态特征 | 第19-27页 |
| 2.3 颅骨非连续性形态特征 | 第27-32页 |
| 小结 | 第32-33页 |
| 第三章 颅骨的测量性状研究 | 第33-51页 |
| 3.1 颅骨测量性状描述 | 第33-39页 |
| 3.2 颅骨测量性状统计 | 第39-49页 |
| 小结 | 第49-51页 |
| 第四章 颅骨种系类型研究 | 第51-63页 |
| 4.1 颅骨种系纯度检验 | 第51-54页 |
| 4.2 主要人种类型的分析 | 第54-55页 |
| 4.3 与亚洲蒙古人种区域类型的比较 | 第55-58页 |
| 4.4 与蒙古人种近现代组比较 | 第58-61页 |
| 小结 | 第61-63页 |
| 第五章 种族类型的多元统计分析 | 第63-91页 |
| 5.1 老年养护院居民与先秦不同地区人种类型古代组比较 | 第63-69页 |
| 5.2 老年养护院(1)组与晋中及其周边地区古代组比较 | 第69-79页 |
| 5.3 老年养护院(2)组与晋北及内蒙长城沿线古代组比较 | 第79-85页 |
| 5.4 老年养护院(3)组与新疆甘肃地区古代组比较 | 第85-90页 |
| 小结 | 第90-91页 |
| 结论 | 第91-95页 |
| 附录 | 第95-117页 |
| 附表一 老年养护院墓地人骨性别、年龄鉴定依据及特殊现象 | 第95-101页 |
| 附表二 老年养护院墓地男性个体测量表 | 第101-107页 |
| 附表三 老年养护院墓地女性个体测量表 | 第107-113页 |
| 附表四 老年养护院(1)、(2)、(3)组颅骨测量平均值(男性) | 第113-117页 |
| 附图 | 第117-133页 |
| 参考文献 | 第133-137页 |
| 致谢 | 第137-139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39-1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