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科学、科学研究论文--情报学、情报工作论文--情报资料的处理论文

面向中文数据库的学科知识计量及可视化系统研究与实现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1 绪论第8-17页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意义第8-14页
     ·问题的提出第8-9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4页
     ·研究的意义第14页
   ·本文的研究内容、方法和创新点第14-17页
     ·本文的研究内容第14-15页
     ·本文的研究方法第15-16页
     ·本文的创新点第16-17页
2 学科知识计量及可视化系统总体设计第17-32页
   ·学科知识计量及计量指标第17-20页
     ·知识单元的计量指标第17-18页
     ·知识链的计量指标第18-19页
     ·知识网络的计量指标第19-20页
   ·学科知识计量及可视化系统研究目标第20页
   ·学科知识计量及可视化系统架构设计第20-23页
     ·需求分析第20-21页
     ·用例分析第21页
     ·框架设计第21-22页
     ·系统主界面设计第22-23页
   ·系统的功能模块设计第23-32页
     ·中文数据检索模块设计第23-24页
     ·中文数据预处理模块设计第24-26页
     ·知识计量模块设计第26-31页
     ·视化分析模块设计第31-32页
3 学科知识计量及可视化系统的实现第32-45页
   ·系统开发环境与平台第32页
   ·系统主要功能模块实现第32-45页
     ·中文数据检索模块的实现第32-33页
     ·中文数据预处理模块的实现第33-38页
     ·知识计量模块的实现第38-44页
     ·可视化分析模块的实现第44-45页
4 中国电子信息制造领域的知识计量研究第45-63页
   ·数据来源第45-46页
   ·论文总体时间分布第46-49页
     ·论文数量时间分布第46-47页
     ·论文合著率时间分布第47-48页
     ·论文作者合著规模时间分布第48-49页
   ·论文期刊统计分析第49-50页
   ·知识主体的计量第50-55页
     ·核心知识个体及其合著网络分析第50-52页
     ·核心知识组织及其合著网络分析第52-55页
   ·知识客体的计量第55-63页
     ·频次和权重分析第55-58页
     ·共现度分析第58-60页
     ·社会网络分析第60-61页
     ·可视化分析第61-63页
5 结论与展望第63-65页
   ·本文的工作总结及主要特色第63页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相应解决方案的思考第63-65页
参考文献第65-6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68-69页
致谢第69-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研究型大学图书馆多样化服务模式研究
下一篇:基于阅读价值的科技文献排序方法研究